虎在最后一个字的四字词语(40个)(最后一个字是虎的成语)

xxmadmin 2025-04-22 08:01:40

虎在最后一个字的四字词语(最后一个字是虎的成语)(40个))

虎在最后一个字的四字词语(最后一个字是虎的成语):乔龙画虎,乳犊不怕虎,人中龙虎,人才济济,冯河暴虎,凭河暴虎,初生之犊,初生之犊不惧虎,初生之犊不畏虎,初生牛犊不怕虎,割肉饲虎,如狼似虎,如狼如虎,如龙似虎,宫邻金虎,开柙出虎,打死老虎,拒狼进虎,擒龙捉虎,敲山振虎,敲山震虎,断蛟刺虎,杯弓市虎,没羽之虎,潜龙伏虎,盘龙卧虎,离山调虎,苛政猛于虎,藏污纳垢,藏龙卧虎,蟠龙卧虎,蟠龙踞虎,酒龙诗虎,除狼得虎,饥鹰饿虎,马马虎虎,驱羊攻虎,鲁鱼帝虎,雕龙绣虎,朋党执虎。

1、乔龙画虎  qiáo lóng huà hǔ

释义:乔龙画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0回:“他自吃人在他跟前那等花丽胡哨,乔龙画虎,两面三刀哄他,就是千好万好了。”  

2、乳犊不怕虎  rǔ dú bù pà hǔ

释义:乳犊不怕虎  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做敢为。

出处:鲁迅《序言》:“我惭愧我的少年之作,却并不后悔,甚而至于还有些爱,这真好像是‘乳犊不怕虎’。”  

3、人中龙虎  rén zhōng lóng hǔ

释义:人中龙虎  比喻人中豪杰。

出处:《晋书 宋纤传》:“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  

4、人才济济  rén cái jǐ jǐ

释义:人才济济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5、冯河暴虎  féng hé bào hǔ

释义: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

出处: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抱头鼠窜者胆裂之不暇,冯河暴虎者虚骄而无实。”  

6、凭河暴虎  píng hé bào hǔ

释义:凭河暴虎  凭:从水中走过去;暴:空手搏斗;暴虎:空手打虎。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也比喻勇猛果敢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漫夸他陆地行舟,也何用凌空举鼎,凭河暴虎皆亡命,蝇头蜗角纷争。”  

7、初生之犊  chū shēng zhī dú

释义: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8、初生之犊不惧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释义:初生之犊不惧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9、初生之犊不畏虎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释义:初生之犊不畏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10、初生牛犊不怕虎  chū shēngniú dú bù pà hǔ

释义:初生牛犊不怕虎  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俗云:‘初生牛犊不惧虎。’”  

11、割肉饲虎  gē ròu sì hǔ

释义:割肉饲虎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12、如狼似虎  rú láng sì hǔ

释义:如狼似虎  像狼虎一样。比喻非常凶暴。

出处:《尉缭子 武议》:“一人之兵,如狼似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13、如狼如虎  rú láng rú hǔ

释义:如狼如虎  见“如狼似虎”。

出处:《尉缭子·武议》:“一人之兵,如狼如虎,如风如雨,如雷如霆,震震冥冥,天下皆惊。”  

14、如龙似虎  rú lóng sì hǔ

释义:如龙似虎  形容勇猛有活力。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  

15、宫邻金虎  gōng lín jīn hǔ

释义:宫邻金虎  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出处:汉 应劭《汉官仪》:“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邻金虎。宫邻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邻。”  

16、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释义: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7、打死老虎  dǎ sǐ lǎo hǔ

释义:打死老虎  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出处: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18、拒狼进虎  jù láng jìn hǔ

释义:拒狼进虎  见“拒虎进狼”。

出处:吕志伊《读史感赋》:“拒狼进虎岂良谋,亡国图存夫。”  

19、擒龙捉虎  qín lóng zhuō hǔ

释义:擒龙捉虎  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汉,攧倒擒龙捉虎人。”  

20、敲山振虎  qiāo shān zhèn hǔ

释义: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21、敲山震虎  qiāo shān zhèn hǔ

释义:敲山震虎  见“敲山振虎”。

出处: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54回:“今天一见马成龙等三人在此吃饭,俱是外乡人,打算要敲山震虎,要把三个人给唬住。”  

22、断蛟刺虎  duàn jiāo cì hǔ

释义:断蛟刺虎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23、杯弓市虎  bēi gōng shì hǔ

释义:杯弓市虎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出处:詧盦《学界风潮记 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上海有罢市之说,以致杯弓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恐惶,险状万分。”  

24、没羽之虎  mò yǔ zhī hǔ

释义:没羽之虎  比喻怪石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楚能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  

25、潜龙伏虎  qián lóng fú hǔ

释义:潜龙伏虎  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出处: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  

26、盘龙卧虎  pán lóng wò hǔ

释义:盘龙卧虎  盘;盘旋;屈曲。盘屈的龙;卧居的虎。常比喻隐藏的人才。

27、离山调虎  lí shān diào hǔ

释义:离山调虎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出处:《白雪遗音·八角鼓·精忠》:“岳老爷得胜不班师,秦桧东窗定巧计,私造金牌传假旨,暗使离山调虎计,风波亭上死的屈。”  

28、苛政猛于虎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释义:苛政猛于虎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9、藏污纳垢  cáng wū nà gòu

释义:藏污纳垢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30、藏龙卧虎  cáng lóng wò hǔ

释义:藏龙卧虎  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

出处: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31、蟠龙卧虎  pán lóng wò hǔ

释义:蟠龙卧虎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贾芝《颂歌·万丈高楼从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万丈高楼从地起。”  

32、蟠龙踞虎  pán lóng jù hǔ

释义:蟠龙踞虎  踞:蹲或坐。像盘曲的蛟龙,像蹲卧的猛虎。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曀望建业江山蟠龙踞虎之状,皆依约而得之。”  

33、酒龙诗虎  jiǔ lóng shī hǔ

释义:酒龙诗虎  见“酒虎诗龙”。

出处:清·丘逢甲《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诗:“粤水闽山文武会,酒龙诗虎主宾才。”  

34、除狼得虎  chú láng dé hǔ

释义:除狼得虎  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出处:《金史·陈规传》:“近虽遗官谦察,治其奸滥,易其疲软,然代者亦非选择,所谓除狼得虎也。”  

35、饥鹰饿虎  jī yīng è hǔ

释义:饥鹰饿虎  比喻凶残贪婪。

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  

36、马马虎虎  mǎ mǎ hǔ hǔ

释义: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37、驱羊攻虎  qū yáng gōng hǔ

释义:驱羊攻虎  驱:赶。驱赶羊群去进攻老虎。形容以弱敌强,力量悬殊,必遭覆灭。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大王之计过也。”  

38、鲁鱼帝虎  lǔ yú dì hǔ

释义:鲁鱼帝虎  指文字传抄错误。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39、雕龙绣虎  diāo lóng xiù hǔ

释义:雕龙绣虎  比喻写作豪放雄健。

出处:明·王世贞《桑民怿》:"桑民怿才名噪一时,几有雕龙绣虎之称。此卷为盛秋官书者,尤多生平得意语。"  

40、朋党执虎  péng dǎng zhí hǔ

释义:朋党执虎  朋党:同类的人为怎么目的而相勾结;执:捉。比喻小人结党营私,危害正义事业。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蟁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挠椎,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厄于陈蔡。"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