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伤害的成语(33个)(形容受到伤害的成语)

xxmadmin 2025-04-20 16:01:23

遭受伤害的成语(形容受到伤害的成语)(33个))

遭受伤害的成语(形容受到伤害的成语):莫余毒也,万箭穿心,人莫予毒,体无完肤,佛眼相看,全受全归,创巨痛深,哀而不伤,奄奄一息,恶意中伤,恶虎不食子,恶语伤人,惨不忍睹,戕身伐命,摧兰折玉,文身断发,无伤大体,暗箭中人,暗箭伤人,洁身自爱,用非其人,目空一切,绿林豪客,自相残害,自相残杀,莫予毒也,薄寒中人,血肉模糊,负债累累,败材伤锦,赤舌烧城,遍体鳞伤,伤心欲绝。

1、莫余毒也  mò yú dú yě

释义:莫余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2、万箭穿心  wàn jiàn chuān xīn

释义:万箭穿心  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3、人莫予毒  rén mò yú dú

释义: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形容骄傲自大。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4、体无完肤  tǐ wú wán fū

释义:体无完肤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5、佛眼相看  fó yǎn xiāng kàn

释义:佛眼相看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出处: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6、全受全归  quán shòu quán guī

释义:全受全归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7、创巨痛深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释义:创巨痛深  创:创伤。伤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

出处:南北 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8、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

释义: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

释义:奄奄一息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10、恶意中伤  è yì zhòng shāng

释义:恶意中伤  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11、恶虎不食子  è hǔ bù shí zǐ

释义:恶虎不食子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恶习虎不食子。’”  

12、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释义:恶语伤人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13、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释义: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14、戕身伐命  qiāng shēn fá mìng

释义:戕身伐命  伤害身体。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夫人君欲寿,非事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谨,必得长生。”  

15、摧兰折玉  cuī lán zhé yù

释义: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16、文身断发  wén shēn duàn fā

释义:文身断发  古代荆楚、南越一带的习俗。身刺花纹,截短头发,以为可避水中蛟龙的伤害。后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17、无伤大体  wú shāng dà tǐ

释义:无伤大体  伤:妨害。对于事物的主要方面没有什么妨害。

出处:清 无名氏《静居绪言》:“后人摘集中累句讥之,亦是吹毛求疵,无伤大体,自有公论。”  

18、暗箭中人  àn jiàn zhòng rén

释义: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出处:宋 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19、暗箭伤人  àn jiàn shāng rén

释义:暗箭伤人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20、洁身自爱  jié shēn zì ài

释义:洁身自爱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21、用非其人  yòng fēi qí rén

释义:用非其人  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

出处:《魏略》:“三公具赡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22、目空一切  mù kōng yī qiè

释义:目空一切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但他恃着自己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在眼内。”  

23、绿林豪客  lù lín háo kè

释义:绿林豪客  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

出处: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24、自相残害  zì xiāng cán hài

释义:自相残害  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出处:《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25、自相残杀  zì xiāng cán shā

释义:自相残杀  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

出处:《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26、莫予毒也  mò yú dú yě

释义:莫予毒也  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也:语助词。没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为所欲为了。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27、薄寒中人  bó hán zhòng rén

释义: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辩》:“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28、血肉模糊  xuè ròu mó hu

释义:血肉模糊  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29、负债累累  fù zhai lèi lèi

释义:负债累累  形容负债甚多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7回:“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每日索欠填门,少不得典宅卖地,一概徐偿。”  

30、败材伤锦  bài cái shāng jǐn

释义:败材伤锦  败:破旧,腐烂;伤:妨碍;锦:丝织品的类名。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败材伤锦,所宜至虑。”  

31、赤舌烧城  chì shé shāo chéng

释义:赤舌烧城  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出处:汉 扬雄《太玄 干》:“赤舌烧城,吐水于瓶。”  

32、遍体鳞伤  biàn tǐ lín shāng

释义:遍体鳞伤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33、伤心欲绝  shang xin yu jue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