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的改变用哪个词(21个)(形容人改变了的表示的成语)

xxmadmin 2025-04-17 16:01:01

形容人的改变用哪个词(形容人改变了的表示的成语)(21个))

形容人的改变用哪个词(形容人改变了的表示的成语):人非物是,今非昔比,似曾相识,判若两人,刮目相看,恍如隔世,改头换面,改恶从善,放下屠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时过境迁,沧海桑田,洗心革面,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睹物思人,立地成佛,脱胎换骨,触景伤情,面目全非。

1、人非物是  rén fēi wù shì

释义:人非物是  谓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寄情》:“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  

2、今非昔比  jīn fēi xī bǐ

释义:今非昔比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出处: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3、似曾相识  sì céng xiāng shí

释义: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判若两人  pàn ruò liǎng rén

释义:判若两人  判:判断;评定;若:好像。评定一个人前后的表现;好像两个人一样;截然不同。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须晓得柳知府于这交涉上头,本是何等通融、何等迁就,何以如今判若两人?”  

5、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释义: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6、恍如隔世  huǎng rú gé shì

释义: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出处: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7、改头换面  gǎi tóu huàn miàn

释义:改头换面  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

出处: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8、改恶从善  gǎi è cóng shàn

释义:改恶从善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9、放下屠刀  fàng xià tú dāo

释义:放下屠刀  放:安放,搁置;屠刀:宰杀牲畜的刀。佛教语,劝人改恶从善。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0、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释义:无可奈何  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11、无可奈何花落去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释义: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出处: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时过境迁  shí guò jìng qiān

释义:时过境迁  迁:变化。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13、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14、洗心革面  xǐ xīn gé miàn

释义:洗心革面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15、物换星移  wù huàn xīng yí

释义:物换星移  物换:景物改变;星移:星晨的位置移动。景物改变;星辰位置移动;指时序变迁。

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16、物是人非  wù shì rén fēi

释义:物是人非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17、睹物思人  dǔ wù sī rén

释义:睹物思人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出处: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18、立地成佛  lì dì chéng fó

释义:立地成佛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9、脱胎换骨  tuō tāi huàn gǔ

释义:脱胎换骨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出处:宋 葛长庚《沁园春 赠胡葆元》:“常温养,使脱胎换骨,身在云端。”  

20、触景伤情  chù jǐng shāng qíng

释义:触景伤情  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伤感之情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司户自此赴任襄阳,一路上鸟啼花落,触景伤情,只是想着盼奴。”  

21、面目全非  miàn mù quán fēi

释义:面目全非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