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音乐的成语(23个)(对于音乐的赞美的成语)

xxmadmin 2025-04-12 08:01:02

称赞音乐的成语(对于音乐的赞美的成语)(23个))

称赞音乐的成语(对于音乐的赞美的成语):一倡三叹,不绝如缕,余音绕梁,余音袅袅,击节叹赏,击节称赏,响遏行云,如泣如诉,宛转悠扬,引商刻羽,曲高和寡,朱弦三叹,正声雅音,洋洋盈耳,绕梁三日,绵延不绝,绵绵不断,阳春白雪,高山流水,龙言凤语,袅袅不绝,袅袅余音,阳阿薤露。

1、一倡三叹  yī chàng sān tàn

释义: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2、不绝如缕  bù jué rú lǚ

释义:不绝如缕  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馀音袅袅,不绝如缕。”  

3、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余音绕梁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余音袅袅  yú yīn niǎo niǎo

释义:余音袅袅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5、击节叹赏  jī jié tàn shǎng

释义:击节叹赏  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赞叹赏识。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赞赏。

出处:宋 王楙《野客丛书 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6、击节称赏  jī jié chēng shǎng

释义:击节称赏  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出处: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7、响遏行云  xiǎng è xíng yún

释义:响遏行云  遏:阻止。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8、如泣如诉  rú qì rú sù

释义:如泣如诉  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9、宛转悠扬  wǎn zhuǎn yōu yáng

释义:宛转悠扬  委宛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出处:鲁迅《社戏》:“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10、引商刻羽  yǐn shāng kè yǔ

释义:引商刻羽  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1、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释义:曲高和寡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2、朱弦三叹  zhū xián sān tàn

释义:朱弦三叹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后因以“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出处:《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13、正声雅音  zhèng shēng yǎ yīn

释义:正声雅音  纯正优雅的音乐。

出处:唐 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  

14、洋洋盈耳  yáng yáng yíng ěr

释义:洋洋盈耳  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处:《论语 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15、绕梁三日  rào liáng sān rì

释义:绕梁三日  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16、绵延不绝  mián yán bù jué

释义:绵延不绝  绵延:延续不断的样子。延续不断的样子

出处:巴金《怀念·悼范兄》:“我知道生命无处不在,我知道生命绵延不绝。”  

17、绵绵不断  mián mián bù duàn

释义:绵绵不断  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接连不断,一直延续下去。亦作“绵绵不息”、“绵绵不绝”、“绵延不绝”。

出处:魏巍《地球的红飘带》:“天色灰蒙蒙的,弥漫的云雾遮盖着山峦,那种无尽无休的贵州式的细雨绵绵不断。”  

18、阳春白雪  yáng chūn bái xuě

释义: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19、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释义: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0、龙言凤语  lóng yán fèng yǔ

释义:龙言凤语  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出处:唐·鲍溶《会仙歌》:"轻轻濛濛,龙言凤语何从容,耳有响兮目无踪。"  

21、袅袅不绝  niǎo niǎo bù jué

释义:袅袅不绝  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2、袅袅余音  niǎo niǎo yú yīn

释义:袅袅余音  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诸君听小子讲书,不必就散,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  

23、阳阿薤露  yáng ā xiè lù

释义:阳阿薤露  《阳阿》和《薤露》都是古歌曲名,是春秋时中等水平的歌曲。比喻能为较多的人所接受的文艺作品。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