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带才字的成语(40个)(带才的成语有哪些)

xxmadmin 2025-03-29 00:03:31

成语带才字的成语(带才的成语有哪些)(40个))

成语带才字的成语(带才的成语有哪些):不为已甚,不以为奇,不以为意,不以为然,不以为耻,不以人废言,不以词害意,不以辞害志,不可以道里计,不可言传,不宁唯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成方圆,不相为谋,不知所以,八斗之才,兵以诈立,剥床以肤,卑以自牧,博学多才,变危为安,安身为乐,并为一谈,拨乱为治,比肩皆是,爱人以德,爱才如渴,白首为郎,百无一是,百无是处,表里不一,表里为奸,辩才无碍,逼良为娼,邦以民为本,饱以老拳,不以成败论英雄,播弄是非,不以介怀,爱之必以其道。

1、不为已甚  bù wéi yǐ shèn

释义:不为已甚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己,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2、不以为奇  bù yǐ wéi qí

释义:不以为奇  并不觉得奇怪。表示这是见惯了的。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而且老太太时常提问案件,大家亦都见惯,不以为奇。”  

3、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4、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5、不以为耻  bù yǐ wéi chǐ

释义: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6、不以人废言  bù yǐ rén fèi yán

释义: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不以词害意  bù yǐ cí hài yì

释义:不以词害意  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8、不以辞害志  bù yǐ cí hài zhì

释义:不以辞害志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9、不可以道里计  bù kě yǐ dào lǐ jì

释义:不可以道里计  计:计算。不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出处: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10、不可言传  bù kě yán chuán

释义:不可言传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明 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十四:“妙契不可以意到,真证不可以言传。  

11、不宁唯是  bù níng wéi shì

释义:不宁唯是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  

12、不得已而为之  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释义:不得已而为之  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出处: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13、不成方圆  bù chéng fāng yuán

释义:不成方圆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14、不相为谋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不相为谋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15、不知所以  bù zhī suǒ yǐ

释义:不知所以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出处: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16、八斗之才  bā dǒu zhī cái

释义:八斗之才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出处: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17、兵以诈立  bīng yǐ zhà lì

释义:兵以诈立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18、剥床以肤  bō chuáng yǐ fū

释义:剥床以肤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19、卑以自牧  bēi yǐ zì mù

释义:卑以自牧  指以谦卑自守。

出处:语出《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20、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21、变危为安  biàn wēi wéi ān

释义:变危为安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22、安身为乐  ān shēn wéi lè

释义:安身为乐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23、并为一谈  bìng wéi yī tán

释义: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24、拨乱为治  bō luàn wéi zhì

释义:拨乱为治  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故一 土鲁番表文》:“皇上拨乱为治,如月恒之无不临。”  

25、比肩皆是  bǐ jiān jiē shì

释义:比肩皆是  到处都是。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

出处:《旧唐书 元行冲传》:“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26、爱人以德  ài rén yǐ dé

释义:爱人以德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27、爱才如渴  ài cái rú kě

释义: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28、白首为郎  bái shǒu wéi láng

释义:白首为郎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出处:《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29、百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释义: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出处: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30、百无是处  bǎi wú shì chù

释义:百无是处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出处:宋 辛弃疾《浣溪沙 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31、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32、表里为奸  biǎo lǐ wéi jiān

释义:表里为奸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33、辩才无碍  biàn cái wú ài

释义: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34、逼良为娼  bī liáng wéi chāng

释义:逼良为娼  逼:逼迫;良:身家清白;娼:妓女。强迫良家妇女卖淫。比喻被迫干坏事

出处:《文汇报》1989.5.28:“反映逼良为娼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35、邦以民为本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释义: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6、饱以老拳  bǎo yǐ lǎo quán

释义:饱以老拳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出处:《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37、不以成败论英雄  bù yǐ chéng bài lùn yīng xióng

释义:不以成败论英雄  不能因事业的成功功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

38、播弄是非  bō nòng shì fēi

释义:播弄是非  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

出处:《两晋演义》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处心积虑,徐图报复。"  

39、不以介怀  bù yǐ jiè huái

释义:不以介怀  介:留存,搁置;介怀:放在心上。对不愉快或不满意的事,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出处:《南史·张盾传》:"于是生资皆尽,不以介怀。"  

40、爱之必以其道  ài zhī bì yǐ qí dào

释义:爱之必以其道  爱护人必须讲究方法。多指父母疼爱子女必须注意方法得当。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