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马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第三字是马的成语)

xxmadmin 2025-03-28 16:01:20

第三个字是马的成语有哪些成语(第三字是马的成语)(40个))

第三个字是马的成语有哪些成语(第三字是马的成语):人烦马殆,不食马肝,乌头马角,乞儿马医,人仰马翻,人喊马嘶,人困马乏,人欢马叫,嘎七马八,墙头马上,士饱马腾,天粟马角,弓调马服,拿下马来,旗开马到,权移马鹿,牛头马面,牛溲马勃,牛童马走,牛高马大,猴年马月,神龙马壮,秋高马肥,蛇毛马角,裹尸马革,襟裾马牛,车在马前,车填马隘,车尘马足,车殆马烦,车水马龙,车烦马毙,车驰马骤,车龙马水,鞍前马后,风吹马耳,马去马归,驴唇马嘴,驴唇马觜,风牛马不相及。

1、人烦马殆  rén fán mǎ dài

释义:人烦马殆  烦:烦躁;殆:通“怠”,疲乏。形容旅途劳顿。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  

2、不食马肝  bù shí mǎ gān

释义:不食马肝  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3、乌头马角  wū tóu mǎ jiǎo

释义:乌头马角  同“乌白马角”。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4、乞儿马医  qǐ ér mǎ yī

释义:乞儿马医  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出处:《列子·黄帝》:“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  

5、人仰马翻  rén yǎng mǎ fān

释义:人仰马翻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6、人喊马嘶  rén hǎn mǎ sī

释义:人喊马嘶  嘶:马叫。人人在呐喊;马在嘶叫。形容喧闹嘈杂的声音。

出处: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  

7、人困马乏  rén kùn mǎ fá

释义:人困马乏  人也累了;马也困乏。也指人们非常疲倦。

出处:元 黄元吉《流星马》:“俺两口儿三日不曾吃饮食,人困马乏。”  

8、人欢马叫  rén huān mǎ jiào

释义:人欢马叫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9、嘎七马八  gā qī mǎ bā

释义:嘎七马八  指毫无条理,乱七八糟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他就嘎七马八的买回一大堆食物,给他们俩吃。”  

10、墙头马上  qiáng tóu mǎ shàng

释义:墙头马上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出处: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11、士饱马腾  shì bǎo mǎ téng

释义:士饱马腾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12、天粟马角  tiān sù mǎ jiǎo

释义:天粟马角  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13、弓调马服  gōng diào mǎ fú

释义:弓调马服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14、拿下马来  ná xià mǎ lái

释义:拿下马来  比喻将人制服。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15、旗开马到  qí kāi mǎ dào

释义:旗开马到  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  

16、权移马鹿  quán yí mǎ lù

释义:权移马鹿  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出处:语出秦·赵高指鹿为马事。  

17、牛头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释义:牛头马面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18、牛溲马勃  niú sōu mǎ bó

释义:牛溲马勃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19、牛童马走  niú tóng mǎ zǒu

释义: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出处: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20、牛高马大  niú gāo mǎ dà

释义: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出处:《小说月报》1981年第1期:“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牛高马大。”  

21、猴年马月  hóu nián mǎ yuè

释义:猴年马月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22、神龙马壮  shén lóng mǎ zhuàng

释义:神龙马壮  喻身体健壮、气宇轩昂。

出处:欧阳山《苦斗》:“那时候,一个个青年人都是神龙马壮,气吞牛斗。”  

23、秋高马肥  qiū gāo mǎ féi

释义:秋高马肥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出处: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三:“臣恐秋高马肥,虏必再至,以责前约。”  

24、蛇毛马角  shé máo mǎ jiǎo

释义:蛇毛马角  蛇生毛,马出角。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比喻有名无实者

出处: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25、裹尸马革  guǒ shī mǎ gé

释义:裹尸马革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出处: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26、襟裾马牛  jīn jú mǎ niú

释义:襟裾马牛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出处:语出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27、车在马前  chē zài mǎ qián

释义:车在马前  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出处:《礼记·学记》:“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28、车填马隘  chē tián mǎ ài

释义:车填马隘  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29、车尘马足  chē chén mǎ zú

释义:车尘马足  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出处: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30、车殆马烦  chē dài mǎ fán

释义:车殆马烦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出处: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31、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2、车烦马毙  chē fán mǎ bì

释义:车烦马毙  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出处:明 汪道昆《洛水悲》:“你看白日西弛,黄河东逝,车烦马毙,前驱不行,不免在此假宿一宵,多少是好。”  

33、车驰马骤  chē chí mǎ zhòu

释义:车驰马骤  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出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34、车龙马水  chē lóng mǎ shuǐ

释义:车龙马水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

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3回:“超如笑着,向亭外一望,果然车龙马水。”  

35、鞍前马后  ān qián mǎ hòu

释义:鞍前马后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36、风吹马耳  fēng chuí mǎ ěr

释义:风吹马耳  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

出处:克非《春潮急》二五:“我嘴皮都磨起茧巴,他都当成风吹马耳。”  

37、马去马归  mǎ qù mǎ guī

释义:马去马归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出处: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  

38、驴唇马嘴  lǘ chún mǎ zuǐ

释义:驴唇马嘴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唇马嘴。”  

39、驴唇马觜  lǘ chún mǎ zī

释义:驴唇马觜  指胡扯,瞎说。

40、风牛马不相及  fēng niú mǎ bù xiāng jí

释义:风牛马不相及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出处: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传略》:"夫孰知兰之生产,与彼风牛马不相及之猫,有此若大关系乎?"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