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字的四字成语大全(40个)(包含热字的成语_包含热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5-03-07 00:02:55

热字的四字成语大全(包含热字的成语_包含热字的四字词语)(40个))

热字的四字成语大全(包含热字的成语_包含热字的四字词语):攀炎附热,耳热眼跳,不冷不热,不着疼热,乘热打铁,亲亲热热,冰炭不言,冷热自明,冷嘲热讽,冷嘲热骂,冷言热语,冷讥热嘲,古道热肠,寒耕热耘,忽冷忽热,打得火热,打铁趁热,毛热火辣,满腔热忱,满腔热枕,满腔热血,火热水深,热中名利,热可炙手,耳热眼花,脸红耳热,趁热打铁,趋势附热,趋炎赶热,趋炎附热,酒酣耳热,附炎趋热,面红耳热,热地蚰蜒,褦襶触热,腹热心煎,冬寒抱冰,夏热握火,肠慌腹热,腹热肠慌,颠寒作热,腹热肠荒。

1、攀炎附热  pān yán fù rè

释义:攀炎附热  犹言趋炎附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2、耳热眼跳  ěr rè yǎn tiào

释义:耳热眼跳  耳根发热,眼皮跳动。迷信的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长老在那林间,耳热眼跳,身心不安。"  

3、不冷不热  bù lěng bù rè

释义:不冷不热  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便见他一只手高高儿的举了一碗熬得透、得到不冷不热、温凉适中、可口儿的普洱茶来。”巴金《寒夜》三:“这一天是这个山城里少有的不冷不热的好天。”  

4、不着疼热  bù zhe téng rè

释义:不着疼热  犹言无关痛痒。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一个小厮,必是你乞养来的螟蛉之子,不着疼热,所以着他偿命。”  

5、乘热打铁  chéng rè dǎ tiě

释义:乘热打铁  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觉得老大实在有可爱的地方;于是,他决定乘热打铁,把话都说净。”  

6、亲亲热热  qīn qīn rè rè

释义:亲亲热热  亲近热情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一味将笑撮在脸上,调引这几个小男女,亲亲热热,胜如亲生。”  

7、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bīng tàn bù yán, lěng rè zì míng

释义: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出处:《晋书·王沈传》:“尧、舜、周公所以能致忠谏者,以其款诚之心者也,冰炭不言,而冷热之质自明者,以其有实也。”  

8、冷嘲热讽  lěng cháo rè fěng

释义:冷嘲热讽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9、冷嘲热骂  lěng cháo rè mà

释义:冷嘲热骂  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一进一出要受学生们的冷嘲热骂,然而也不能不忍耐着装聋卖哑。”  

10、冷言热语  lěng yán rè yǔ

释义:冷言热语  犹冷言冷语。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三官说:‘欲待回家,难见父母兄嫂;待不去,又受不得亡八冷言热语。’”  

11、冷讥热嘲  lěng jī rè cháo

释义:冷讥热嘲  冷:不热情;讥:讥讽;嘲:嘲笑。尖锐、辛辣的嘲笑和讥讽

出处:清·袁枚《随园三十二种·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12、古道热肠  gǔ dào rè cháng

释义:古道热肠  指待人真诚、热情。

出处: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13、寒耕热耘  hán gēng rè yùn

释义:寒耕热耘  泛指农作辛苦。

出处:《孔子家语 屈节解》:“民寒耕热耘曾不得食,岂不衰哉!”  

14、忽冷忽热  hū lěng hū rè

释义:忽冷忽热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出处: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15、打得火热  dǎ dé huǒ rè

释义:打得火热  形容十分亲密。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唤做李巧奴,时常往来,正是打得火热。”  

16、打铁趁热  dǎ tiě chèn rè

释义:打铁趁热  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我粗人只望说粗话,有道是打铁趁热。”  

17、毛热火辣  máo rè huǒ là

释义:毛热火辣  毛:粗率,急躁。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周大勇心里毛热火辣地发躁。”  

18、满腔热忱  mǎn qiāng rè chén

释义:满腔热忱  忱:真实的心情。内心充满了热烈而真诚的感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19、满腔热枕  mǎn qiāng rè chén

释义:满腔热枕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20、满腔热血  mǎn qiāng rè xuè

释义:满腔热血  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为正义而工作的热情

出处:清·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满腔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  

21、火热水深  huǒ rè shuǐ shēn

释义:火热水深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我算什么,明相国不动声色,却出斯民于火热水深,措天下于泰山磐石。”  

22、热中名利  rè zhōng míng lì

释义:热中名利  热中:急切盼望。急切企图获得个人名利

出处:林语堂《论幽默》:“看人栖栖皇皇热中名利,而自己却清闲超逸,于是也笑了。”  

23、热可炙手  rè kě zhì shǒu

释义:热可炙手  火热可以灼手。比喻权势显赫。

出处: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安乐公主,上之季妹也。附会韦氏,热可炙手,道路惧焉。”  

24、耳热眼花  ěr rè yǎn huā

释义:耳热眼花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出处: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25、脸红耳热  liǎn hóng ěr rè

释义:脸红耳热  见“脸红耳赤”。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听得老太太说完了,越觉得脸红耳热,连忙跪下道:‘老太太息怒。这都是媳妇一时偏执,惹出老太太气来。’”  

26、趁热打铁  chèn rè dǎ tiě

释义:趁热打铁  趁铁烧红的时候锤打它;比喻不失时机抓紧去做。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34章:“是的,我们要趁热打铁,一举攻破南阳。”  

27、趋势附热  qū shì fù rè

释义:趋势附热  趋:奔走,投靠。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28、趋炎赶热  qū yán gǎn rè

释义:趋炎赶热  趋:奔走,投靠。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稍觉冷落,却便别处去趋炎赶热,把那穷交故友撇在脑后。”  

29、趋炎附热  qū yán fù rè

释义:趋炎附热  趋:奔走;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宋史 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30、酒酣耳热  jiǔ hān ěr rè

释义:酒酣耳热  酣:酒喝得痛快。酒喝得正痛快;耳朵发热。形容酒兴正浓。

出处: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31、附炎趋热  fù yán qū rè

释义:附炎趋热  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出处:明·王錂《春芜忘·宴赏》:“下官楚大夫登徒履便是,附炎趋热,色厉内茬。”  

32、面红耳热  miàn hóng ěr rè

释义:面红耳热  见“面红耳赤”。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陌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33、热地蚰蜒  rě dì yóu yán

释义:热地蚰蜒  蚰蜒:与蜈蚣同类的动物,体略小,生活在阴湿的地方。比喻惶急不安。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唬的我似没头鹅热地上蚰蜒。"  

34、褦襶触热  nài dài chù rè

释义:褦襶触热  褦襶:粗重胆肥大的衣服。大热天穿着粗重肥大的衣服。比喻不晓事理,不知进退。

出处:晋·程晓《嘲热客》:"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  

35、腹热心煎  fù rè xīn jiān

释义:腹热心煎  形容心中焦急。

36、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dōng hán bào bīng,xià rè wò huǒ

释义: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37、肠慌腹热  cháng huāng fù rè

释义:肠慌腹热  形容焦急、慌乱。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魄散魂消,肠慌腹热,手脚獐狂去不迭。"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二折:"请法师唤太医疾快走,将俺养家儿搭救,则教我肠慌腹热。"  

38、腹热肠慌  fù rè cháng huāng

释义:腹热肠慌  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

出处: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我有酒后宽洪海量,没酒后腹热肠慌。"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我手脚儿不知高下,身肢儿没处顿放,空教我腹热肠慌。"  

39、颠寒作热  diān hán zuò rè

释义:颠寒作热  一会儿嫌冷,一会又嫌热。形容喜怒无常,故作娇态。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话说潘金莲在家,侍宠生娇,颠寒作热,镇日夜不得个宁静。"  

40、腹热肠荒  fù rè cháng huāng

释义:腹热肠荒  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同“腹热肠慌”。

出处: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我一会家腹热肠荒,心忙意急。"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