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字的四字成语大全(40个)(包含应字的成语_包含应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5-02-17 16:00:57

应字的四字成语大全(包含应字的成语_包含应字的四字词语)(40个))

应字的四字成语大全(包含应字的成语_包含应字的四字词语):呼天不应,东鸣西应,临机应变,乘机应变,从容应对,仓卒应战,八方呼应,其应如响,其应若响,内应外合,出门应辙,及时应令,口不应心,呼应不灵,咎有应得,如响而应,如应斯响,得于心应于手,得手应心,慨然应允,报应不爽,接应不暇,桴鼓相应,此动彼应,此发彼应,泛应曲当,混应滥应,理应如此,群山四应,表里相应,进退应矩,连锁反应,风从响应,鸣鹤之应,分所应为,不暇应接,此呼彼应,如响之应声,鳌鸣鳖应,酬应如流。

1、呼天不应  hū tiān bù yìng

释义:呼天不应  向天呼唤求助,但天却不应答。比喻求告无门,无处诉说。

2、东鸣西应  dōng míng xī yīng

释义:东鸣西应  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出处: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3、临机应变  lín jī yìng biàn

释义:临机应变  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6卷:“不过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盖未论临机应变,方略不同。”  

4、乘机应变  chéng jī yìng biàn

释义:乘机应变  随着时机或情况而变化。形容灵活机敏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乘机应变,料难逃漫天圈套,管教似探囊取寄,使人绝倒。”  

5、从容应对  cóng róng yìng duì

释义:从容应对  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出处:明·李贽《焚书·杂述·豫约》:“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6、仓卒应战  cāng cù yìng zhàn

释义:仓卒应战  指没有准备匆忙对付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不肯退却,仓卒应战(例如硝石战斗),表面上似乎在力争主动,实际上是被动的。”  

7、八方呼应  bā fāng hū yìng

释义:八方呼应  八方:四面八方。形容各方面互相呼应;彼此配合。

出处:毛泽东《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上下串连,八方呼应,以天下大乱、取而代之、逐步实行、终成大业为时局估计和最终目的者,到底只有较少人数。”  

8、其应如响  qí yīng rú xiǎng

释义:其应如响  谓反应迅捷,如回声之相应和。语本《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出处:《子华子·晏子》:“如以匙勘钥也,如以玺印涂也,必以其类,其应如响。”  

9、其应若响  qí yìng ruò xiǎng

释义:其应若响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10、内应外合  nèi yīng wài hé

释义:内应外合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  

11、出门应辙  chū mén yīng zhé

释义:出门应辙  犹出门合辙。

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地大物博,交通未盛。学者每闭门造车,出门应辙,常非有所承而后起者也。故其学界为无数平行线形。”  

12、及时应令  jí shí yīng lìng

释义:及时应令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13、口不应心  kǒu bù yìng xīn

释义:口不应心  应:符合。嘴里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说,却又口不应心,做下那事!”  

14、呼应不灵  hū yìng bù líng

释义:呼应不灵  呼应:一呼一应,彼此声气相通。呼叫和应答都没效验。形容声气不通,指挥不能如意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起初不过有点呼应不灵;到得后来,渐渐的这个官竟像他二人做的一样。”  

15、咎有应得  jiù yǒu yīng dé

释义:咎有应得  犯错误的;有罪过的得到应该得到的责备或惩处。

出处:清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但是领取人口要缴领状,是警局的向章,求大人明鉴。”  

16、如响而应  rú xiǎng ér yìng

释义:如响而应  响:回声;应:反应。比喻反应迅速,回声很大

17、如应斯响  rú yìng sī xiǎng

释义:如应斯响  形容反响极快。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那满招损、乖致戾的道理,如应斯响。”  

18、得于心应于手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释义:得于心应于手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19、得手应心  dé shǒu yīng xīn

释义:得手应心  见“得心应手”。

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20、慨然应允  kǎi rán yīng yǔn

释义:慨然应允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明 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21、报应不爽  bào yìng bù shuǎng

释义:报应不爽  报应:佛家语,指因果报应;爽:差失。做恶者必得恶报,从来没有差错的。

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四回:“男男女女,人千人万,那一个不说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22、接应不暇  jiē yìng bù xiá

释义:接应不暇  暇:空闲。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5回:“普席又要吃酒,未免令人接应不暇了。”  

23、桴鼓相应  fú gǔ xiāng yìng

释义:桴鼓相应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应也。”  

24、此动彼应  cǐ dòng bǐ yīng

释义:此动彼应  见“此发彼应”。

出处: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君之于民,如脑筋于耳目手足,此动彼应,顷刻而成。”  

25、此发彼应  cǐ fā bǐ yīng

释义:此发彼应  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出处:清·陈天华《警世钟》:“各做各的,怎么行呢?一定是要互相联络,此发彼应才行。”  

26、泛应曲当  fàn yīng qǔ dāng

释义:泛应曲当  谓广泛适应,无不恰当。

出处:《朱子语类》卷十三:“若得胸中义理明,从此去量度事物,自然泛应曲当。”  

27、混应滥应  hùn yīng làn yīng

释义:混应滥应  指随便答应别人的请求。

28、理应如此  lǐ yìng rú cǐ

释义:理应如此  指按理应该这样

出处:老舍《有了小孩以后》:“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肥肥胖胖,整整齐齐,你总觉得小孩们理应如此。”  

29、群山四应  qún shān sì yìng

释义:群山四应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出处:朱自清《论标语口号》:“为的是‘发聋振聩’,是‘群山四应’,是人民的觉醒与起来。”  

30、表里相应  biǎo lǐ xiāng yìng

释义:表里相应  内外互相应合。

出处:《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  

31、进退应矩  jìn tuì yīng jǔ

释义:进退应矩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出处:《宋书·乐志》:“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32、连锁反应  lián suǒ fǎn yìng

释义:连锁反应  连锁: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比喻一系列相关的事物;只要一个产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变化。

出处:莫应丰《将军吟》第20章:“疑问一个套一个,急速地产生了连锁反应,把整个的观念境界全部搅乱了。”  

33、风从响应  fēng cóng xiǎng yìng

释义:风从响应  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无有远迩,风从响应,载考载稽,名实相称。”  

34、鸣鹤之应  míng hè zhī yīng

释义:鸣鹤之应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出处:《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  

35、分所应为  fèn suǒ yīng wéi

释义:分所应为  指本分以内所应该做的事。

36、不暇应接  bù xiá yìng jiē

释义:不暇应接  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出处:晋·王献之《镜湖贴》:"镜湖澄澈,清流泻注;山川之美,使人应接不暇。"  

37、此呼彼应  cǐ hū bǐ yīng

释义:此呼彼应  此:这里。彼:那里。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

38、如响之应声  rú xiǎng zhī yìng shēng

释义:如响之应声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出处:《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39、鳌鸣鳖应  áo míng biē yīng

释义: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40、酬应如流  chóu yìng rú liú

释义:酬应如流  酬应:应答。应答如同流水一样流畅。

出处:《南史·梁宗室吴平侯萧劢传》:"刘显执卷策劢,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