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行的成语(34个)(形容旅行生活的成语)

xxmadmin 2025-02-14 16:00:50

关于旅行的成语(形容旅行生活的成语)(34个))

关于旅行的成语(形容旅行生活的成语):万水千山,不远万里,不远千里,东游西荡,东游西逛,倍日并行,倍道兼行,安步当车,密密麻麻,无所事事,旧地重游,星行夜归,晓行夜宿,梯山航海,游目骋观,登山涉水,百舍重趼,翻山越岭,草行露宿,衔尾相随,走南闯北,足不出户,足不逾户,跋山涉川,跋山涉水,长途跋涉,鞍马劳倦,鞍马劳神,鞍马劳顿,风餐露宿,游人如织,云游四海,游兴未尽,舟车劳顿。

1、万水千山  wàn shuǐ qiān shān

释义:万水千山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2、不远万里  bù yuǎn wàn lǐ

释义:不远万里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出处:晋 王嘉《拾遗记》第六卷:“门徒来学,不远万里。”  

3、不远千里  bù yuǎn qiānlǐ

释义:不远千里  不远:不以为远。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4、东游西荡  dōng yóu xī dàng

释义:东游西荡  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5、东游西逛  dōng yóu xī guàng

释义:东游西逛  同“东游西荡”。

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6、倍日并行  bèi rì bìng xíng

释义: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7、倍道兼行  bèi dào jiān xíng

释义:倍道兼行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出处:《孙膑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敌卷甲趋远,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8、安步当车  ān bù dàng chē

释义:安步当车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9、密密麻麻  mì mì má má

释义:密密麻麻  多而密的样子

出处:巴金《繁星》:“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10、无所事事  wú suǒ shì shì

释义:无所事事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11、旧地重游  jiù dì chóng yóu

释义:旧地重游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12、星行夜归  xīng xíng yè guī

释义:星行夜归  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

出处:《晋书·夏统传》:“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蚶蚏以资养。”  

13、晓行夜宿  xiǎo xíng yè sù

释义:晓行夜宿  天亮启程;入夜歇宿。形容旅途辛苦。晓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但愿你晓行夜宿无辞惮。”  

14、梯山航海  tī shān háng hǎi

释义:梯山航海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出处:《宋书 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15、游目骋观  yóu mù chěng guān

释义:游目骋观  纵目观望,尽览景物。

出处:汉·蔡邕《汉津斌》:“于是游目骋观,南援三州,北集京都。”  

16、登山涉水  dēng shān shè shuǐ

释义:登山涉水  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17、百舍重趼  bǎi shè chóng jiǎn

释义:百舍重趼  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出处:《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18、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释义:翻山越岭  越:过;岭: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翻过很多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行进途中辛苦。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19、草行露宿  cǎo xíng lù sù

释义:草行露宿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出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20、衔尾相随  xián wěi xiāng suí

释义:衔尾相随  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出处:《汉书·匈奴传》:“如遇险阻,衔尾相随。”  

21、走南闯北  zǒu nán chuǎng běi

释义: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22、足不出户  zú bù chū hù

释义:足不出户  户:门。脚不跨出家门。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却说苏盼奴自从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23、足不逾户  zú bù yú hù

释义:足不逾户  见“足不出户”。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何求》:“仍住吴,居波若寺,足不逾户,人莫见其面。”  

24、跋山涉川  bá shān shè chuān

释义:跋山涉川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25、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26、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释义: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27、鞍马劳倦  ān mǎ láo juàn

释义: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28、鞍马劳神  ān mǎ láo shén

释义:鞍马劳神  见“鞍马劳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29、鞍马劳顿  ān mǎ láo dùn

释义:鞍马劳顿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30、风餐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释义:风餐露宿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31、游人如织  you ren ru zhi

释义:游人如织  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

32、云游四海  yún yóu sì hǎi

释义:云游四海  像行云一样在四海漫游,行踪不定。

出处:唐·沈佺期《黄鹤》:"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  

33、游兴未尽  you xing wei jin

释义:游兴未尽  比喻游玩的兴致还没有完全散尽。

34、舟车劳顿  zhōu chē láo dùn

释义:舟车劳顿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出处: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