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仇恨很深的词(20个)(形容仇恨消除的成语)

xxmadmin 2025-02-13 08:00:45

形容仇恨很深的词(形容仇恨消除的成语)(20个))

形容仇恨很深的词(形容仇恨消除的成语):宿怨深仇,不世之仇,不共戴天,不解之仇,你死我活,公报私仇,切骨之仇,势不两立,千仇万恨,怀恨在心,恨之入骨,报仇雪恨,新仇旧恨,旧恨新仇,杯酒戈矛,深仇积恨,苦大仇深,血海深仇,誓不两立,枕干之雠。

1、宿怨深仇  sù yuàn shēn chóu

释义:宿怨深仇  宿:旧有的;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2、不世之仇  bù shì zhī chóu

释义:不世之仇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41回:“但愿陛下毋忘不世之仇,怠忽祖宗之业,汲汲于心,以图恢复。”  

3、不共戴天  bù gòng dài tiān

释义:不共戴天  共:共同;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极深;誓不两立。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4、不解之仇  bù jiě zhī chóu

释义:不解之仇  解除不了的仇恨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又见张权买房开店,料道是丈人暗地与他的银子,越加忿怒,成了个不解之仇。”  

5、你死我活  nǐ sǐ wǒ huó

释义:你死我活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6、公报私仇  gōng bào sī chóu

释义:公报私仇  借公事来报私仇;是一种很卑劣的行径。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7、切骨之仇  qiè gǔ zhī chóu

释义:切骨之仇  形容仇恨极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文秀乃切骨之仇,日夜在心,故此一经眼,即便认得。”  

8、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势不两立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9、千仇万恨  qiān chóu wàn hèn

释义:千仇万恨  指数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与君一把无名火,烧尽千愁万恨。”  

10、怀恨在心  huái hèn zài xīn

释义:怀恨在心  把怨恨藏在心里。形容对人记下仇恨,以伺机报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回:“知县听玉姐说了一会,叫:‘皮氏,想你见那男子弃旧迎新,你怀恨在心,药死亲夫,此情理或有之。’”  

11、恨之入骨  hèn zhī rù gǔ

释义:恨之入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恨到骨头里去了。形容怀恨极深。

出处:晋 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12、报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报仇雪恨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13、新仇旧恨  xīn chóu jiù hèn

释义:新仇旧恨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14、旧恨新仇  jiù hèn xīn chóu

释义:旧恨新仇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15、杯酒戈矛  bēi jiǔ gē máo

释义:杯酒戈矛  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16、深仇积恨  shēn chóu jī hèn

释义:深仇积恨  深:重大,深重;积:积久而成。极深持久的仇恨

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17、苦大仇深  kǔ dà chóu shēn

释义:苦大仇深  形容经历过长期受剥削受压迫的艰苦生活。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四章:“在山路上,二柱很少讲话,冯均却摸到他一点~的家底。”  

18、血海深仇  xuè hǎi shēn chóu

释义:血海深仇  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19、誓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誓不两立  发誓不跟敌人并存。形容双方仇恨极深。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瑜曰:'吾与老贼誓不两立!'孔明曰:'事须三思,免致后悔。'”  

20、枕干之雠  zhěn gàn zhī chóu

释义:枕干之雠  指不共戴天的仇恨。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