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字是an的成语有哪些(40个)(最后一个字是安的成语)

xxmadmin 2025-02-05 08:00:39

最后一个字是an的成语有哪些(最后一个字是安的成语)(40个))

最后一个字是an的成语有哪些(最后一个字是安的成语):不可动摇,不好意思,不遑宁处,不遑宁息,东窗消息,传闻失实,倒行逆施,六畜不安,动荡不安,变危为安,国富民安,国泰民安,局促不安,居无求安,屏气慑息,屏气敛息,川流不息,得过且过,惶恐不安,惶惶不安,扼腕叹息,敛声屏息,敛声屏气,烽鼓不息,经久不息,苟且偷安,苟延残息,覆盂之固,覆盂之安,踧踖不安,进退消息,重足屏息,重足累息,金鸡消息,长治久安,间不容息,风平波息,鸡犬不安,鸡豚之息,鸿消鲤息。

1、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2、不好意思  bù hǎo yì sī

释义:不好意思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出处:?  

3、不遑宁处  bù huáng níng chǔ

释义:不遑宁处  遑:闲暇。没有闲暇的时候。《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唐·张鷟zhuó《游仙窟》:“频繁上命,徒想报恩,驰骤下寮,不遑宁处。”

出处:《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  

4、不遑宁息  bù huáng níng xī

释义:不遑宁息  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出处:《三国志 吴书 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5、东窗消息  dōng chuāng xiāo xī

释义:东窗消息  见“东窗计”。

出处: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6、传闻失实  chuán wén shī shí

释义:传闻失实  传闻:听别人所讲。传言已经不符合真实情况

出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7、倒行逆施  dào xíng nì shī

释义:倒行逆施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8、六畜不安  liù chù bù ān

释义:六畜不安  六畜:牛、马、羊、豕、鸡、犬。所有牲畜都不得安宁。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要我去扰得人家六畜不安,末后连我也把个小命儿送掉了,图着什么呢?”  

9、动荡不安  dòng dàng bù ān

释义:动荡不安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出处:欧阳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陈文婷谈起,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乐观的。”  

10、变危为安  biàn wēi wéi ān

释义:变危为安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11、国富民安  guó fù mín ān

释义: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出处:《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12、国泰民安  guó tài mín

释义: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13、局促不安  jú cù bù ān

释义:局促不安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14、居无求安  jū wú qiú ān

释义:居无求安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5、屏气慑息  bǐng qì shè xī

释义:屏气慑息  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出处:唐 卢肇《上王仆射书》:“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以仆射为日月照临,多士莫不屏气慑息。”  

16、屏气敛息  bǐng qì liǎn xī

释义: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瞿耐庵道:‘太太说得是,说得是。’连连屏气敛息,不敢作声。”  

17、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释义:川流不息  川:河流;流:流动;息:停止。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18、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释义:得过且过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19、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释义:惶恐不安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20、惶惶不安  huáng huáng bù ān

释义: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21、扼腕叹息  è wàn tàn xī

释义:扼腕叹息  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出处:晋 王隐《晋书 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22、敛声屏息  liǎn shēng píng xī

释义:敛声屏息  见“敛声屏气”。

出处: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  

23、敛声屏气  liǎn shēng bǐng qì

释义:敛声屏气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24、烽鼓不息  fēng gǔ bù xī

释义:烽鼓不息  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晋宋迄今,有切民患;烽鼓相望,岁时不息。”  

25、经久不息  jīng jiǔ bù xī

释义:经久不息  经:经过;息:停息。经过很长时间停不下来;多指掌声或欢呼声。

出处:刘坚《草地晚餐》:“人群沸腾起来,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  

26、苟且偷安  gǒu qiě tōu ān

释义:苟且偷安  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

出处: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27、苟延残息  gǒu yán cán xī

释义:苟延残息  苟延:苟且延续;残息:临死前残存的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出处:宋 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方敢冒昧,今虽苟延残息,终是不堪异日使令。”  

28、覆盂之固  fù yú zhī gù

释义:覆盂之固  覆:倒置;盂:圆口器皿;固:坚固。像倒置的盂一样安稳。比喻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宋·王禹偁《拟留侯与四皓书》:“既而革秦之暴,篡尧之绪,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风。”  

29、覆盂之安  fù yú zhī ān

释义:覆盂之安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  

30、踧踖不安  cù jí bù ān

释义:踧踖不安  恭敬而忐忑不安。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8回:“田氏踧踖不安,伸手出被,告罪请诊。”  

31、进退消息  jìn tuì xiāo xī

释义:进退消息  增减;变化。

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  

32、重足屏息  zhòng zú píng xī

释义:重足屏息  同“重足屏气”。

出处:宋·叶適《法度总论二》:“魏武虽严科条,审律令,以重足屏息操制群下,而截然使人各得自尽以行其职守者犹在也。”  

33、重足累息  zhòng zú lèi xī

释义:重足累息  同“重足屏气”。

出处:《梁书·柳忱传》:“朝迁狂悖,为恶日滋,顷闻京师长者,莫不重足累息。”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于是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34、金鸡消息  jīn jī xiāo xī

释义:金鸡消息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出处:《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绛幡长七尺,承以彩盘,维以绛绳。”  

35、长治久安  cháng zhì jiǔ ān

释义:长治久安  治:太平。国家、社会长期太平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36、间不容息  jiàn bù róng xī

释义:间不容息  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

出处:《文子·道原》:“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  

37、风平波息  fēng píng bō xī

释义:风平波息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出处:《四海记·祖师复下凡间救苦》:“武当山祖师大显威灵,逢难救难,遇危救危,四海风平波息,发感神威。”  

38、鸡犬不安  jī quǎn bù ān

释义:鸡犬不安  见“鸡犬不宁”。

出处:刘流《烈火金刚》第十回:“我这是何苦,烧香引鬼,搬砖打人砸了自己的脚面,闹得我鸡犬不安!”  

39、鸡豚之息  jī tún zhī xī

释义:鸡豚之息  比喻微小的收益。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  

40、鸿消鲤息  hóng xiāo lǐ xī

释义:鸿消鲤息  指断绝音信。亦指死。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