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说话语气很重的词语(31个)(形容说话语气很冲的成语)

xxmadmin 2025-02-05 00:02:53

形容说话语气很重的词语(形容说话语气很冲的成语)(31个))

形容说话语气很重的词语(形容说话语气很冲的成语):憨声憨气,一波三折,义正词严,冷嘲热讽,南腔北调,口若悬河,咄咄逼人,声色俱厉,好声好气,娇声娇气,字正腔圆,尖酸刻薄,弦外之音,抑扬顿挫,拿腔做势,断断续续,油腔滑调,温柔敦厚,理直气壮,瓮声瓮气,疾言厉色,粗声粗气,细声细气,舌剑唇枪,装腔作势,言外之意,语重心长,野调无腔,锋芒逼人,阴阳怪气,嗲声嗲气。

1、憨声憨气  hān shēng hān qì

释义:憨声憨气  形容说话声音粗大。 梁斌 《播火记》二五:“ 严老松 是个大胖老头……说起话来憨声憨气,像戏台上的花脸。” 梁斌 《播火记》三七:“ 朱大贵 见 冯大狗 不服理,把机枪在地上一戳,憨声憨气说:‘你杀土豪劣绅行,随便杀一个好人不行!’”

2、一波三折  yī bō sān zhé

释义:一波三折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出处:《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3、义正词严  yì zhèng cí yán

释义:义正词严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4、冷嘲热讽  lěng cháo rè fěng

释义:冷嘲热讽  冷嘲: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热讽:辛辣难忍的讽刺语。用尖锐、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出处:清 袁枚《随园三十二种 牍外余言》:“人人知之,皆有不平之意。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讽。”  

5、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释义:南腔北调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处: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6、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7、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释义: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出处: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8、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9、好声好气  hǎo shēng hǎo qì

释义:好声好气  形容语调柔和,态度温和。

10、娇声娇气  jiāo shēng jiāo qì

释义:娇声娇气  形容说话娇滴滴的声气

出处:鲁迅《热风 随感录二十五》:“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的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  

11、字正腔圆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释义:字正腔圆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  

12、尖酸刻薄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13、弦外之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释义:弦外之音  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  

14、抑扬顿挫  yì yáng dùn cuò

释义:抑扬顿挫  抑:降低;挫:转折。形容声音高低起伏;节奏分明;和谐悦耳。一般指音乐、朗诵。有时也指文学作品。

出处:宋 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15、拿腔做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不免拿腔做势,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  

16、断断续续  duàn duàn xù xù

释义: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17、油腔滑调  yóu qiāng huá diào

释义:油腔滑调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

出处:清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卷一 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18、温柔敦厚  wēn róu dūn hòu

释义:温柔敦厚  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温柔:温和柔顺;敦:诚恳。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经解》:“入其国,其教不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19、理直气壮  lǐ zhí qì zhuàng

释义: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20、瓮声瓮气  wèng shēng wèng qì

释义:瓮声瓮气  形容声音粗大低沉。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链子咬起来。”  

21、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释义: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22、粗声粗气  cū shēng cū qì

释义:粗声粗气  指人说话嗓门很粗

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1回:“用枪指着他,粗声粗气地说:‘狗汉奸,你糟害老百姓,杀咱八路军,咱们县上批准了,今天执行你。’”  

23、细声细气  xì shēng xì qì

释义:细声细气  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24回:“就听里面细声细气地说:‘闻贤弟,你焉能知道两个人的来意?这是为御猫而来。”  

24、舌剑唇枪  shé jiàn chún qiāng

释义:舌剑唇枪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

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平日之间,别无甚么买卖,全凭着舌剑唇枪,说嘴儿哄人的钱使。”  

25、装腔作势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释义:装腔作势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26、言外之意  yán wài zhī yì

释义:言外之意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出处: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27、语重心长  yǔ zhòng xīn cháng

释义:语重心长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出处: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28、野调无腔  yě diào wú qiāng

释义:野调无腔  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出处:《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横吹短笛,一声一声把春歌唱,野调无腔。”  

29、锋芒逼人  fēng máng bī rén

释义:锋芒逼人  锋芒:刀剑之类武器的刀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等。形容言词话语尖锐犀利;给人以威胁。

出处: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30、阴阳怪气  yīn yáng guài qì

释义: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出处: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31、嗲声嗲气  diǎ shēng diǎ qì

释义:嗲声嗲气  (1).形容撒娇的声音和样子。 周立波 《金戒指》:“只听见那女人嗲声嗲气地唱道:‘这几天,你不来,日子实难挨。’”《人民日报》1981.6.6:“ 小华 嗯嗯呀呀,嗲声嗲气地和奶奶应答着,心里甜丝丝的。”(2).形容语音的绵软柔细。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