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敢于说真话的词语(40个)(形容敢讲真话的成语)

xxmadmin 2025-02-05 00:02:35

形容一个人敢于说真话的词语(形容敢讲真话的成语)(40个))

形容一个人敢于说真话的词语(形容敢讲真话的成语):不动声色,不声不气,井然有条,加油加醋,口吐珠玑,四平八稳,声如洪钟,声色俱厉,大辩不言,头头是道,夸夸而谈,开门见山,恰如其分,慢条斯理,慷慨淋漓,旁征博引,是非只为多开口,气壮理直,淋漓尽致,滔滔汩汩,滴水不漏,潜移默化,牙牙学语,理直气壮,目目相觑,碍口识羞,窃窃私语,结结巴巴,缄口不言,言之有序,轻描淡写,途途是道,遣言措意,金舌弊口,闭口结舌,闲言碎语,面面相觑,巴三揽四,明白了当,词不逮理。

1、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不动声色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出处: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2、不声不气  bù shēng bù qì

释义:不声不气  指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你们只想自己的爱人像旧式妇女一样,百依百顺,不声不气,来服侍你们。”  

3、井然有条  jǐng rán yǒu tiáo

释义:井然有条  犹言井井有条。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真可为法也。”  

4、加油加醋  jiā yóu jiā cù

释义:加油加醋  为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事或说话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

出处:赵树理《写作前后》:“有创作才能的人,也把现实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扬或抨击,加油加醋说给人听。”  

5、口吐珠玑  kǒu tǔ zhū jī

释义:口吐珠玑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出处: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6、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

释义:四平八稳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喜。”  

7、声如洪钟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释义:声如洪钟  洪:大。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如同敲击大钟似的。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忆胥目如闪电,声如洪钟。”  

8、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9、大辩不言  dà biàn bù yán

释义:大辩不言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10、头头是道  tóu tóu shì dào

释义:头头是道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出处:《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11、夸夸而谈  kuā kuā ér tán

释义:夸夸而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  

12、开门见山  kāi mén jiàn shān

释义:开门见山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13、恰如其分  qià rú qí fèn

释义:恰如其分  恰:恰好;分:分寸。合适的界限。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赏分轻重,俱是阎仲端酌度,多寡恰如其分,无不欣喜。”  

14、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5、慷慨淋漓  kāng kǎi lín lí

释义:慷慨淋漓  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出处: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先颁发一篇檄文,说得堂堂正正,慷慨淋漓。”  

16、旁征博引  páng zhēng bó yǐn

释义: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出处:清 王韬《淞隐漫录》:“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则。”  

17、是非只为多开口  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

释义:是非只为多开口  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0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18、气壮理直  qì zhuàng lǐ zhí

释义:气壮理直  谓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出处: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19、淋漓尽致  lín lí jìn zhì

释义:淋漓尽致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出处:明 李清《三垣笔记 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20、滔滔汩汩  tāo tāo gǔ gǔ

释义:滔滔汩汩  水涌流貌。多比喻说话连续不断。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说罢,又把题诗的人名字,屈着手指头数出来,说了许多甚么生,甚么主人,甚么居士,甚么词人,甚么词客,滔滔汩汩,数个不了。”  

21、滴水不漏  dī shuǐ bù lòu

释义:滴水不漏  一滴水也都漏不出去。比喻说话做事非常周全、严密;没有丝毫漏失;使人无隙可乘。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22、潜移默化  qián yí mò huà

释义:潜移默化  潜:暗地里;不见形迹。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23、牙牙学语  yá yá xué yǔ

释义:牙牙学语  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出处:唐·司空图《障车文》:“二女则牙牙学语,五男则雁雁成行。”  

24、理直气壮  lǐ zhí qì zhuàng

释义: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25、目目相觑  mù mù xiāng qù

释义:目目相觑  同“面面相觑”。

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我恰才见阿妈和四个叔叔都目目相觑,其中必然暗昧。”  

26、碍口识羞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碍口识羞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27、窃窃私语  qiè qiè sī yǔ

释义:窃窃私语  私:私下;背地里。指背着人悄悄地说话。

出处: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时尚窃窃私语,未敢公然言之。”  

28、结结巴巴  jiē jiē bā bā

释义:结结巴巴  说话吞吞吐吐、疙疙瘩瘩。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29、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释义:缄口不言  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出处:《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30、言之有序  yán zhī yǒu xù

释义:言之有序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出处:《周易 艮》:“言有序,悔亡。”  

31、轻描淡写  qīng miáo dàn xiě

释义:轻描淡写  原意是绘画时用浅淡颜色轻轻描绘。形容说话或作文章时对重要的地方淡淡带过。也比喻做事不费力。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这个头陀,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32、途途是道  tú tú shì dào

释义:途途是道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出处:聂绀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33、遣言措意  qiǎn yán cuò yì

释义:遣言措意  同“遣辞措意”。

出处:宋·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陆贽之文,遣言措意,切近的当,有执事之实。”  

34、金舌弊口  jīn shé bì kǒu

释义:金舌弊口  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出处:《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  

35、闭口结舌  bì kǒu jié shé

释义:闭口结舌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出处:《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36、闲言碎语  xián yán suì yǔ

释义:闲言碎语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出处: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37、面面相觑  miàn miàn xiāng qù

释义:面面相觑  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38、巴三揽四  bā sān lǎn sì

释义:巴三揽四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揽四。"  

39、明白了当  míng bái liǎo dàng

释义:明白了当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九回:"我见算书中差分法,有递减,倍减、三七、四六等名,纷纷不一,何能及得这个明白了当。"  

40、词不逮理  cí bù dài lǐ

释义:词不逮理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