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字是无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第二个字是无字的成语)

xxmadmin 2025-01-31 00:02:34

第二个字是无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第二个字是无字的成语)(40个))

第二个字是无的四字成语有哪些成语(第二个字是无字的成语):不无小补,不知去向,不足之处,儿女英雄,兵无常势,兵无常形,别无二致,别无他物,别无出路,别无它法,弹无虚发,惨无人理,惨无人道,惨无天日,戳无路儿,断无此理,暗无天日,曾无与二,查无实据,案无留牍,殆无孑遗,殆无虚日,法出一门,独一无二,百无一堪,百无一失,百无一成,百无一是,百无一用,百无一能,百无所成,百无是处,百无禁忌,百无聊赖,策无遗算,词无枝叶,赤手空拳,车无退表,遍体鳞伤,道无拾遗。

1、不无小补  bù wú xiǎo bǔ

释义:不无小补  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集 尚书一》:“诸家虽或浅近,要亦不无小补,但在详择之耳。”  

2、不知去向  bù zhī qù xiàng

释义:不知去向  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3、不足之处  bù zú zhī chù

释义:不足之处  不完善的地方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4、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5、兵无常势  bīng wú cháng shì

释义: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6、兵无常形  bīng wú cháng xíng

释义:兵无常形  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指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

出处:《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三国 魏 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7、别无二致  bié wú èr zhì

释义:别无二致  别:分出。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出处: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8、别无他物  bié wú tā wù

释义:别无他物  除此之外没有多余的东西。同“别无长物”。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七卷:“伯桃视之,止有一塌,塌上堆积书卷,别无他物。”  

9、别无出路  bié wú chū lù

释义:别无出路  指除了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外,没有其他办法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王秃子觉得别无出路,这样又能赚钱,就一口答应下来。”  

10、别无它法  bié wú tā fǎ

11、弹无虚发  dàn wú xū fā

释义:弹无虚发  虚:空。子弹没有一颗不命中目标。形容射得很准。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弓弦响处,那弹子如雨点一般打将出去,真是:‘弹无虚发’,每发一弹,岸上即倒一人。”  

12、惨无人理  cǎn wú rén lǐ

释义:惨无人理  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13、惨无人道  cǎn wú rén dào

释义: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人道:指对人的同情、尊重、爱护与关怀。残忍毒辣;毫无人性。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14、惨无天日  cǎn wú tiān rì

释义:惨无天日  犹言暗无天日。

出处: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15、戳无路儿  chuō wú lù ér

释义:戳无路儿  捣鬼,无中生有的挑拨。

16、断无此理  duàn wú cǐ lǐ

释义:断无此理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17、暗无天日  àn wú tiān rì

释义:暗无天日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18、曾无与二  céng wú yǔ èr

释义:曾无与二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出处:晋 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晋书 解系孙旂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19、查无实据  chá wú shí jù

释义:查无实据  查究起来,没有确实的根据或证据。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1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20、案无留牍  àn wú liú dú

释义:案无留牍  案:狭长的桌子;牍:公文。桌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及时

出处:清 朱彝尊《商丘宋氏家乘》序:“一十七年,国奢示之以俭,事烦行之以简,月要岁会,久而案无留牍。”  

21、殆无孑遗  dài wú jié yí

释义:殆无孑遗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出处: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22、殆无虚日  dài wú xū rì

释义:殆无虚日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23、法出一门  fǎ chū yī mén

释义:法出一门  谓法律统一,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通。

出处:《艺文类聚》卷五四引晋杜预《奏事》:“法出一门,然后人知恒禁,吏无淫巧,政明于上,民安于下。”  

24、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释义:独一无二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25、百无一堪  bǎi wú yī kān

释义:百无一堪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出处:《旧唐书 郭子仪传》:“盖以六军之兵,素非精练,皆市肆屠沽之人,务挂虚名,苟避征赋,及驱以就战,百无一堪。”  

26、百无一失  bǎi wú yī shī

释义:百无一失  失:差错;过错。形容十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也作“百不一失”、“万无一失”。

出处:唐 裴铏《聂隐娘》:“(隐娘)一年后刺猿穴百无一失。”  

27、百无一成  bǎi wú yī chéng

释义:百无一成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无成

出处: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在军日久,举业益荒,忽忽衰老,百无一成。”  

28、百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释义: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出处: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29、百无一用  bǎi wú yī yòng

释义: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30、百无一能  bǎi wú yī néng

释义: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31、百无所成  bǎi wú suǒ chéng

释义:百无所成  犹言一事无成。

出处: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32、百无是处  bǎi wú shì chù

释义:百无是处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出处:宋 辛弃疾《浣溪沙 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33、百无禁忌  bǎi wú jìn jì

释义:百无禁忌  百:一切;禁忌:忌讳。无论什么都不忌讳。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61回:“若是遇见个正经朋友,山向利与不利,穴口开与不开,选择日子,便周章的百无禁忌。”  

34、百无聊赖  bǎi wú liáo lài

释义:百无聊赖  百:泛指多;各个方面;聊赖:凭借;指生活或感情上的寄托。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意思。指精神无所寄托。

出处:傅専《阁夜》诗:“百无聊赖作词人,尽许闲愁集一身。”  

35、策无遗算  cè wú yí suàn

释义:策无遗算  策:计谋,策划;算:计划,筹谋。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没有遗漏失算之处

出处:《北齐书 幼主纪》:“以策无遗算,乃益骄纵。”  

36、词无枝叶  cí wú zhī yè

释义:词无枝叶  词:言词,词句。形容文字简炼,无枝蔓之辞。

出处: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前后著文凡一百五十二首,皆理义撮要,词无枝叶。”  

37、赤手空拳  chì shǒu kōng quán

释义:赤手空拳  赤手:空手。指手中没有任何武器。指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东西或形容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也作“空拳赤手”。

出处: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咱如今少米无柴,赤手空拳。”  

38、车无退表  chē wú tuì biǎo

释义:车无退表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出处:《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39、遍体鳞伤  biàn tǐ lín shāng

释义:遍体鳞伤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40、道无拾遗  dào wú shí yí

释义:道无拾遗  同“道不拾遗”。

出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