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很忧郁的四字词语(40个)(形容一个人性格忧郁的成语)

xxmadmin 2025-01-26 00:02:57

形容人很忧郁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个人性格忧郁的成语)(40个))

形容人很忧郁的四字词语(形容一个人性格忧郁的成语):光明磊落,刁钻古怪,助人为乐,口是心非,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外合里差,多愁善感,大智若愚,好吃懒做,婆婆妈妈,实事求是,少言寡语,异想天开,循规蹈矩,心口不一,心口如一,心地善良,快言快语,患得患失,慢条斯理,斤斤计较,普普通通,洁言污行,温柔体贴,疑神疑鬼,目中无人,老实巴交,聪明伶俐,胆小怕事,自相矛盾,见利忘义,见异思迁,觞酒豆肉,言行不一,言行相诡,豪放不羁,郁郁寡欢,重色轻友,言行不类。

1、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释义:光明磊落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2、刁钻古怪  diāo zuān gǔ guài

释义:刁钻古怪  刁钻:狡诈。为人行事狡诈怪僻。也形容问题、题目冷僻、怪异。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又各挂着一个粉漆牌儿,一个写着‘刁钻古怪’,一个写着‘古怪刁钻’。”  

3、助人为乐  zhù rén wéi lè

释义:助人为乐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4、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释义: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5、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6、善解人意  shàn jiě rén yì

释义:善解人意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  

7、外合里差  wài hé lǐ chà

释义:外合里差  比喻口是心非。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8、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释义: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9、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释义: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0、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释义:好吃懒做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1、婆婆妈妈  pó pó mā mā

释义: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  

12、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释义:实事求是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3、少言寡语  shǎo yán guǎ yǔ

释义:少言寡语  谓平时说话不多。

出处: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一章:“少言寡语的赵庆田,是和他一起参的军,一起入的党。”  

14、异想天开  yì xiǎng tiān kāi

释义:异想天开  异:奇异、奇特;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形容想法非常离奇、荒唐。或指解放思想。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15、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释义:循规蹈矩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16、心口不一  xīn kǒu bù yī

释义: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17、心口如一  xīn kǒu rú yī

释义:心口如一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18、心地善良  xīn dì shàn liáng

释义:心地善良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出处: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  

19、快言快语  kuài yán kuài yǔ

释义:快言快语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20、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1、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22、斤斤计较  jīn jīn jì jiào

释义:斤斤计较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3、普普通通  pǔ pǔ tōng tōng

释义:普普通通  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24、洁言污行  jié yán wū xíng

释义:洁言污行  洁:干净;污:污秽。洁净的言辞,污秽的行为。形容言行相违,表里不一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褒贤》:“文学言行,虽有伯夷之廉,不及柳下惠之贞,不过高瞻下视,洁言污行,觞酒豆肉,迁延相让,辞小取大,鸡廉狼吞。”  

25、温柔体贴  wēn róu tǐ tiē

释义:温柔体贴  温顺关怀体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不敢勉强,并越发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  

26、疑神疑鬼  yí shén yí guǐ

释义:疑神疑鬼  形容神经过敏;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出处: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27、目中无人  mù zhōng wú rén

释义:目中无人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28、老实巴交  lǎo shí bā jiāo

释义:老实巴交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29、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30、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31、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自相矛盾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32、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3、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

释义:见异思迁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34、觞酒豆肉  shāng jiǔ dòu ròu

释义:觞酒豆肉  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因以“觞酒豆肉”泛指饮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坊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次。”  

35、言行不一  yán xíng bù yī

释义:言行不一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处:《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36、言行相诡  yán xíng xiāng guǐ

释义:言行相诡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出处:《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37、豪放不羁  háo fàng bù jī

释义:豪放不羁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出处:《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38、郁郁寡欢  yù yù guǎ huān

释义:郁郁寡欢  郁郁:忧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心里发愁;少言少语;闷闷不乐。

出处:战国 楚 屈原《九章》:“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39、重色轻友  zhòng sè qīng yǒu

释义:重色轻友  看重女色,轻视友情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1回:"睡了一夜,就相好起来,也未免重色轻友太利害些。"  

40、言行不类  yán xíng bù lèi

释义:言行不类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指人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

出处:《逸周书·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