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公无私的成语(18个)(描写大公无私的成语)

xxmadmin 2025-01-24 16:00:38

关于大公无私的成语(描写大公无私的成语)(18个))

关于大公无私的成语(描写大公无私的成语):一心为公,不私其利,专心向公,先人后己,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兼爱无私,刚正不阿,大义灭亲,大公至正,天公地道,废私立公,忧公忘私,灭私奉公,点滴归公,至公无私,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1、一心为公  yī xīn wéi gōng

释义:一心为公  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2、不私其利  bù sī qí lì

释义:不私其利  私;私有。不把利益据为己有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3、专心向公  zhuān xīn xiàng gōng

释义:专心向公  一心为公,不怀私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不结交援,专心向公。”  

4、先人后己  xiān rén hòu jǐ

释义:先人后己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5、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6、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7、兼爱无私  jiān ài wú sī

释义:兼爱无私  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8、刚正不阿  g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刚正不阿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9、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释义: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10、大公至正  dà gōng zhì zhèng

释义:大公至正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出处: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来惩办林、邓,表示自己的‘大公至正’。”  

11、天公地道  tiān gōng dì dào

释义:天公地道  像天地一样公道。形容非常公平合理。

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如今人人的脑袋里头既都有了一个社会平等,政治自由,是个天公地道的思想。”  

12、废私立公  fèi sī lì gōng

释义:废私立公  去私为公。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13、忧公忘私  yōu gōng wàng sī

释义:忧公忘私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14、灭私奉公  miè sī fèng gōng

释义:灭私奉公  灭:消灭。消灭私念,一心为公

出处:唐·元稹《崔倰授尚书户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15、点滴归公  diǎn dī guī gōng

释义:点滴归公  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那要算是数目最大而且最容易舞弊的一件,却是点滴归公。”  

16、至公无私  zhì gōng wú sī

释义:至公无私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17、舍己为公  shě jǐ wèi gōng

释义:舍己为公  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18、铁面无私  tiě miàn wú sī

释义: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我想必得你去作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