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40个)(包含己字的成语_包含己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5-01-19 08:00:34

己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包含己字的成语_包含己字的四字词语)(40个))

己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包含己字的成语_包含己字的四字词语):度己失期,废国向己,摈斥异己,卑己自牧,反求诸己,各执己见,各抒己见,各持己见,固执己见,复礼克己,奉公克己,奉公正己,孤行己意,孤行己见,安份守己,安分守己,害人先害己,察己知人,封己守残,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加诸人,己溺己饥,己饥己溺,度己以绳,得一知己,死可无恨,成己成物,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概不由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爱如己出,独出己见,瘠人肥己,盖不由己,贵人贱己,逞己失众,祸福由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大人无己。

1、度己失期  duo yi shi qi

释义:度己失期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2、废国向己  fèi guó xiàng jǐ

释义:废国向己  损害国家利益,谋取个人私利。

出处:《国语·晋语一》:"废国而向己,不可为礼。"  

3、摈斥异己  bìn chì yì jǐ

释义:摈斥异己  摈斥:排斥;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冲突的人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贤者摈于朝。"  

4、卑己自牧  bēi jǐ zì mù

释义:卑己自牧  卑:谦;牧:养。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

出处:郭沫若《再谈郁达夫》:“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郁达夫的卑己自牧,我认为是文坛的三绝。”  

5、反求诸己  fǎn qiú zhū jǐ

释义:反求诸己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6、各执己见  gè zhí jǐ jiàn

释义:各执己见  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出处:《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两人争辩到这儿,就有点各执己见,搁不下来。”  

7、各抒己见  gè shū jǐ jiàn

释义: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8、各持己见  gè chí jǐ jiàn

释义:各持己见  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

出处: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9、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释义:固执己见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10、复礼克己  fù lǐ kè jǐ

释义:复礼克己  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出处:《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11、奉公克己  fèng gōng kè jǐ

释义:奉公克己  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处:《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12、奉公正己  fèng gōng zhèng jǐ

释义:奉公正己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出处:《魏书 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13、孤行己意  gū xíng jǐ yì

释义:孤行己意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鲁迅《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想,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  

14、孤行己见  gū xíng jǐ jiàn

释义:孤行己见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15、安份守己  ān fèn shǒu jǐ

释义:安份守己  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16、安分守己  ān fèn shǒu jǐ

释义:安分守己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动的范围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节。指谨慎老实;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规矩;不越轨外求;亦指安于现状。

出处: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八卷:“自以为一己之能,万一人主见喜,则超臘奋迅何事不可为,彼安分守己恬于进取者,方且以道义自居,其肯如此侥幸乎?”  

17、害人先害己  hài rén xiān hài jǐ

释义:害人先害己  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

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18、察己知人  chá jǐ zhī rén

释义:察己知人  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19、封己守残  fēng jǐ shǒu cán

释义:封己守残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出处: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言理学者……薄文苑为辞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  

20、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jǐ zhī suǒ bù ān,wù shī yú rén

释义: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21、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jǐ suǒ bù yù,wù jiā zhū rén

释义: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22、己溺己饥  jǐ nì jǐ jī

释义: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23、己饥己溺  jǐ jī jǐ nì

释义:己饥己溺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24、度己以绳  duó jǐ yǐ shéng

释义:度己以绳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出处:《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抴。”  

25、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dé yī zhī jǐ,sǐ kě wú hèn

释义: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出处:谢觉哉《知己难》:“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得一知己,死可无恨’。”  

26、成己成物  chéng jǐ chéng wù

释义: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27、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

释义: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28、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ān qǐ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

释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活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9、概不由己  gài bù yóu jǐ

释义:概不由己  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30、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háo bù lì jǐ,zhuān mén lì rén

释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3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

释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出处: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2、爱如己出  ài rú jǐ chū

释义:爱如己出  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出处:明 周辑《西湖二集 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  

33、独出己见  dú chū jǐ jiàn

释义:独出己见  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出处: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一回:“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独出己见,要去王府盗取盟单。”  

34、瘠人肥己  jí rén féi jǐ

释义:瘠人肥己  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

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35、盖不由己  gài bù yóu jǐ

释义:盖不由己  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36、贵人贱己  guì rén jiàn jǐ

释义:贵人贱己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

出处:《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37、逞己失众  chěng jǐ shī zhòng

释义:逞己失众  逞:放任。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盖骄则恃己轻人,骄则逞己失众,失众无以御人,那得不败。”  

38、祸福由己  huò fú yóu jǐ

释义:祸福由己  祸福之所来都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剑亲郧蠡鲆病;龈N薏蛔约呵笾摺?  

39、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bān shí tóu zá zì jǐ de jiǎo

释义: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40、大人无己  dà rén wú jǐ

释义:大人无己  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出处:《庄子·秋水》:"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