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字的成语大全四个字(40个)(包含冬字的成语_包含冬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5-01-09 00:02:52

关于冬字的成语大全四个字(包含冬字的成语_包含冬字的四字词语)(40个))

关于冬字的成语大全四个字(包含冬字的成语_包含冬字的四字词语):劈丢扑冬,黑古龙冬,冬月无复衣,冬日之温,一日之冬,五冬六夏,冬扇夏炉,冬日可爱,冬日夏云,冬温夏凊,冬温夏清,冬烘先生,冬烘学究,冬裘夏葛,十冬腊月,夏炉冬扇,寒冬腊月,指冬瓜骂葫芦,无冬历夏,无冬无夏,无间冬夏,春去冬来,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残冬腊月,秋去冬来,秋收冬藏,黑古笼冬,冬烘头脑,数九寒冬,冬暖夏凊,冬日黑裘,肥冬瘦年,冬山如睡,冬夏青青,冬箑夏炉,冬日之阳,冬寒抱冰,夏热握火,三冬二夏,黑咕咙冬。

1、劈丢扑冬  pī diū pū dōng

释义:劈丢扑冬  象声词。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折:“将他来难移难动,没歇没空,廝推廝拥,劈丢扑鼕,水心里打沐桶。”

2、黑古龙冬  hēi gǔ lóng dōng

释义:黑古龙冬  同“ 黑古隆咚 ”。赣剧《张三借靴》:“哎呀,门也关了,灯也灭了,黑古龙冬,不像个请客的样子呀。”

3、冬月无复衣  dōng yuè wú fù yī

释义:冬月无复衣  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出处:《宋书·沈道虔传》:"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4、冬日之温  dōng rì zhī wēn

释义:冬日之温  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出处: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君垂冬日之温,臣尽秋霜之戒。"  

5、一日之冬  yī rì zhī dōng

释义:一日之冬  指夜间。

出处:宋·真德秀《夜气箴》:"胡冬为四时之夜,而夜乃一日之冬。"  

6、五冬六夏  wǔ dōng liù xià

释义:五冬六夏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出处: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7、冬扇夏炉  dōng shàn xià lú

释义:冬扇夏炉  比喻不合时宜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8、冬日可爱  dōng rì kě ài

释义: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9、冬日夏云  dōng rì xià yún

释义: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10、冬温夏凊  dōng wēn xià jìng

释义: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11、冬温夏清  dōng wēn xià qīng

释义: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12、冬烘先生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释义:冬烘先生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13、冬烘学究  dōng hōng xué jiū

释义:冬烘学究  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出处: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14、冬裘夏葛  dōng qiú xià gě

释义: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出处:《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15、十冬腊月  shí dōng là yuè

释义: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16、夏炉冬扇  xià lú dōng shàn

释义: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汉 王充《论衡 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17、寒冬腊月  hán dōng là yuè

释义: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 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18、指冬瓜骂葫芦  zhǐ dōng guā mà hú lú

释义:指冬瓜骂葫芦  指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那个人

19、无冬历夏  wú dōng lì xià

释义:无冬历夏  谓一年到头。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天池水》:“这水呀,无冬历夏,总是一个劲儿地淌。”  

20、无冬无夏  wú dōng wú xià

释义: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出处:《诗经 陈风 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21、无间冬夏  wú jiān dōng xià

释义:无间冬夏  见“无冬无夏”。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无间冬夏,读书恒至夜半。”  

22、春去冬来  chūn qù dōng lái

释义: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不然,厉兵秣马,春去冬来,使贼兵疲于奔命,俟其势衰,收之未晚。”  

23、春夏秋冬  chūn xià qiū dōng

释义:春夏秋冬  指四季或一年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24、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释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25、残冬腊月  cán dōng là yuè

释义: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未必有好日了。”  

26、秋去冬来  qiū qù dōng lái

释义:秋去冬来  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七章:“秋去冬来,新年一过春节眨眼就到。”  

27、秋收冬藏  qiū shōu dōng cáng

释义: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28、黑古笼冬  hēi gǔ lóng dōng

释义:黑古笼冬  同“ 黑古隆咚 ”。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但是,黑古笼冬,信上写些什么,一个字都看不清。”

29、冬烘头脑  dōng hōng tóu nǎo

释义:冬烘头脑  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迂腐,不明事理的人。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30、数九寒冬  shu jiu han dong

31、冬暖夏凊  dōng nuǎn xià jìng

释义:冬暖夏凊  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古圣人制衣服也冬轻而暖,夏轻而凊。"  

32、冬日黑裘  dōng rì hēi qiú

释义:冬日黑裘  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出处:《礼记·檀弓》:"孙叔敖冬日黑裘,夏日葛衣。"  

33、肥冬瘦年  féi dōng shòu nián

释义:肥冬瘦年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34、冬山如睡  dōng shān rú shuì

释义:冬山如睡  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35、冬夏青青  dōng xià qīng qīng

释义:冬夏青青  指松柏的颜色无论冬夏都是青色的。比喻人的节操终生不变。

出处:《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36、冬箑夏炉  dōng zhá xià lú

释义:冬箑夏炉  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出处:《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37、冬日之阳  dōng rì zhī yáng

释义:冬日之阳  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出处:《逸周书·大聚解》:"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设其利而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  

38、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dōng hán bào bīng,xià rè wò huǒ

释义: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39、三冬二夏  sān dōng èr xià

释义: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40、黑咕咙冬  hēi gū lóng dōng

释义:黑咕咙冬  同“ 黑古隆咚 ”。 曹禺 《王昭君》第四幕:“ 王龙 :(对着眼前黑咕咙冬的东西,惊愕地)这挡路的是什么?”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