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虎凶狠的四字词语(40个)(形容老虎凶猛的成语偏僻)

xxmadmin 2024-12-23 14:00:54

形容老虎凶狠的四字词语(形容老虎凶猛的成语偏僻)(40个))

形容老虎凶狠的四字词语(形容老虎凶猛的成语偏僻):三三两两,以肉啖虎,养虎伤身,养虎自残,养虎自毙,养虎自贻灾,养虎贻患,凤叹虎视,凶相毕露,凶神恶煞,初生之犊,如虎傅翼,如虎添翼,威风凛凛,将门虎子,开柙出虎,放虎遗患,断蛟刺虎,杀气腾腾,横眉冷目,横眉冷眼,横眉怒目,熊腰虎背,狼顾虎视,画虎刻鹄,画虎类犬,精神抖擞,苛政猛于虎,虎口拔牙,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视眈眈,蚕食鲸吞,血盆大口,雕虎焦原,马马虎虎,虎饱鸱咽,虎冠之吏,养虎自齧,虎子狼孙。

1、三三两两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释义: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2、以肉啖虎  yǐ ròu dàn hǔ

释义:以肉啖虎  见“以肉餧虎”。

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以揽权要秦王,正如以肉啖虎耳。”  

3、养虎伤身  yǎng hǔ shāng shēn

释义:养虎伤身  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入关》:“大王,你只宜乘早击之,若迟便有养虎伤身之害矣。”  

4、养虎自残  yǎng hǔ zì cán

释义:养虎自残  见“养虎自啮”。

出处:《魏书·羯胡石虎传》:“丞相便相凌蹈,恐国祚之灭不复久矣。真可谓养虎自残者也。”  

5、养虎自毙  yǎng hǔ zì bì

释义:养虎自毙  见“养虎自啮”。

出处: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们养虎自毙,作茧自缠。”  

6、养虎自贻灾  yǎng hǔ zì yí zāi

释义:养虎自贻灾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

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谁待肯养虎自贻灾。”  

7、养虎贻患  yǎng hǔ yí huàn

释义:养虎贻患  同“养虎自遗患”。

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  

8、凤叹虎视  fèng tàn hǔ shì

释义:凤叹虎视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出处:《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9、凶相毕露  xiōng xiàng bì lù

释义:凶相毕露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毕:完全。

出处: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他~地威胁:‘谁有钱给你,小心你的脑袋吧!’”  

10、凶神恶煞  xiōng shén è shà

释义:凶神恶煞  原指凶恶的神。后来指凶恶的坏人。煞:迷信说法中的凶神。

出处: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11、初生之犊  chū shēng zhī dú

释义: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12、如虎傅翼  rú hǔ fù yì

释义:如虎傅翼  好象老虎生出翅膀。比喻因增加新助力,强者愈强,恶者愈恶。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7卷:“得习吉之才笔,如虎之傅翼也。”  

13、如虎添翼  rú hǔ tiān yì

释义:如虎添翼  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14、威风凛凛  wēi fēng lǐn lǐn

释义:威风凛凛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15、将门虎子  jiàng mén hǔ zǐ

释义:将门虎子  将门:世代为将的人家。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

出处:三月夫《吴三贵·异象少年》:“将门虎子!这孩子面相极佳,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  

16、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释义: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7、放虎遗患  fàng hǔ yí huàn

释义:放虎遗患  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出处:唐·陈子昂《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之一:“夫蕃戎之性,人面兽心,亲之则顺,疑之则乱……今阻其善,逆其欢心,古人所谓放虎遗患,不可不察。”  

18、断蛟刺虎  duàn jiāo cì hǔ

释义:断蛟刺虎  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19、杀气腾腾  shā qì téng téng

释义:杀气腾腾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出处:《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20、横眉冷目  héng méi lěng mù

释义:横眉冷目  愤怒、轻蔑的样子。同“横眉冷眼”。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现在他又横眉冷目地喝了一声‘走’,更把个张温吓没了真魂。”  

21、横眉冷眼  héng méi lěng yǎn

释义:横眉冷眼  愤怒、轻蔑的样子

出处:李季《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横眉冷眼不怕鬼,心红胆壮看咱们谁怕谁?”  

22、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释义:横眉怒目  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23、熊腰虎背  xióng yāo hǔ bèi

释义:熊腰虎背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出处: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这厮倒是一条好汉,狗背驴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24、狼顾虎视  láng gù hǔ shì

释义:狼顾虎视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出处:《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25、画虎刻鹄  huà hǔ kè hú

释义:画虎刻鹄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出处:《东观汉记 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26、画虎类犬  huà hǔ lèi quǎn

释义:画虎类犬  画虎画得像只狗。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伦不类。

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27、精神抖擞  jīng shén dǒu sǒu

释义:精神抖擞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28、苛政猛于虎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释义:苛政猛于虎  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政治;包括政令、赋税等。反动统治的苛刻的政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9、虎口拔牙  hǔ kǒu bá yá

释义:虎口拔牙  在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

出处:元 弦济《一山国师语录》:“苍龙头上拶折角,猛虎口中拔得牙。”  

30、虎头虎脑  hǔ tóu hǔ nǎo

释义:虎头虎脑  形容长得壮健憨厚的样子。

出处:老舍《赵子曰》:“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  

31、虎背熊腰  hǔ bèi xióng yāo

释义:虎背熊腰  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出处: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32、虎视眈眈  hǔ shì dān dān

释义: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

出处:《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33、蚕食鲸吞  cán shí jīng tūn

释义:蚕食鲸吞  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34、血盆大口  xuè pén dà kǒu

释义:血盆大口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

出处:唐 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  

35、雕虎焦原  diāo hǔ jiāo yuán

释义:雕虎焦原  《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出处:《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  

36、马马虎虎  mǎ mǎ hǔ hǔ

释义: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37、虎饱鸱咽  hǔ bǎo chī yàn

释义:虎饱鸱咽  像老虎一样凶残饱食,像鹞鹰一样贪婪地吞咽猎物。形容贪官污吏凶狠贪婪。

出处:汉·桓谭《盐铁论·褒贤》:"当世嚣嚣,非患儒之鸡廉,患在位者之虎饱鸱咽,于求览无所孑遗耳。"  

38、虎冠之吏  hǔ guān zhī lì

释义:虎冠之吏  指凶狠残暴的官吏,虽穿衣戴帽却凶残如虎。

出处:《后汉书·酷吏传序》:"致温舒有虎冠之吏,延年有屠伯之名,岂虚也哉。"  

39、养虎自齧  yǎng hǔ zì niè

释义:养虎自齧  比喻姑息敌人,终致损害自己。齧,同“啮”。

40、虎子狼孙  hǔ zǐ láng sūn

释义:虎子狼孙  虎和狼的子孙后代。比喻凶狠残暴之人。

出处:《旧唐书·王延凑传赞》:"虎子狼孙,茫茫黔首,于何叫阍。"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