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人有区别的成语(27个)(形容人有区别的成语)

xxmadmin 2024-12-14 14:01:57

对待人有区别的成语(形容人有区别的成语)(27个))

对待人有区别的成语(形容人有区别的成语):不啻天渊,云泥之别,云泥之差,云泥异路,云泥殊路,云飞泥沉,云龙井蛙,人以群分,判若云泥,判若天渊,十万八千里,千差万别,大有径庭,大相径庭,天冠地屦,天堂地狱,天壤之别,天壤之觉,天壤悬隔,天差地远,天悬地隔,天渊之别,惩恶劝善,截然不同,物以类聚,耳目之欲,天差地别。

1、不啻天渊  bù chì tiān yuān

释义: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清 李渔《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  

2、云泥之别  yún ní zhī bié

释义:云泥之别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  

3、云泥之差  yún ní zhī chà

释义:云泥之差  见“云泥之别”。

出处: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4、云泥异路  yún ní yì lù

释义:云泥异路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出处: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5、云泥殊路  yún ní shū lù

释义:云泥殊路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出处: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6、云飞泥沉  yún fēi ní chén

释义:云飞泥沉  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出处:《周书·王褒传》:“云飞泥沉,金铄兰灭。”《隋书·卢思道传》:“云飞泥沉,卑高异等。”  

7、云龙井蛙  yún lóng jǐng wā

释义:云龙井蛙  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出处:清·周鲁《类书纂要》:“云龙喻贵,井蛙喻贱。”  

8、人以群分  rén yǐ qún fēn

释义:人以群分  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出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9、判若云泥  pàn ruò yún ní

释义:判若云泥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出处: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10、判若天渊  pàn ruò tiān yuān

释义:判若天渊  相差悬殊;像天上和深渊那样不同。

出处:清 朱庭珍《筱园诗话》:“不过用心于一两字间,斟酌而出,即判若天渊,个中分寸所争,毫厘千里。”  

11、十万八千里  shí wàn bā qiān lǐ

释义:十万八千里  形容相距极远。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行者道:‘十万八千里。十停中还不曾走了一停哩。’”  

12、千差万别  qiān chā wàn bié

释义:千差万别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许多差别。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遂导师》:“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13、大有径庭  dà yǒu jìng tíng

释义:大有径庭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处:庄周《庄子 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14、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释义:大相径庭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出处: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15、天冠地屦  tiān guān dì jù

释义:天冠地屦  比喻双方相差极大。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日者列传》:“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屦也。”  

16、天堂地狱  tiān táng dì yù

释义:天堂地狱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出处:《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17、天壤之别  tiān rǎng zhī bié

释义:天壤之别  天和地;一在极上;另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18、天壤之觉  tiān rǎng zhī jué

释义:天壤之觉  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19、天壤悬隔  tiān rǎng xuán gé

释义:天壤悬隔  比喻相差极远或相差极大。

出处:《南齐书·陆厥传》:“一人之思,迟带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20、天差地远  tiān chā dì yuǎn

释义:天差地远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出处:鲁迅《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21、天悬地隔  tiān xuán dì gé

释义:天悬地隔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出处:《南齐书 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22、天渊之别  tiān yuān zhī bié

释义:天渊之别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曹靖华》:“印在书内之插图,与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渊之别。”  

23、惩恶劝善  chéng è quàn shàn

释义:惩恶劝善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24、截然不同  jié rán bù tóng

释义:截然不同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然联系。

出处:鲁迅《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25、物以类聚  wù yǐ lèi jù

释义:物以类聚  类:同一类。同类的事物常聚集在一起;现在多指坏人互相勾结在一起。

出处:《周易 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6、耳目之欲  ěr mù zhī yù

释义:耳目之欲  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

出处: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27、天差地别  tian cha di bie

释义:天差地别  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一样。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