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 24·(新高考)ZX·MNJ·英语·YN 英语(一)1试题
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 24·(新高考)ZX·MNJ·英语·YN 英语(一)1试题,2024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 24·(新高考)ZX·MNJ·英语·YN 英语(一)1试题的相关试卷和相关答案分析,完整的2024全国100所名校试卷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18.A【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发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法律诉讼的严格性和狭隘性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程式裁判官简化了诉讼程序,这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故选A项;简化审判程序不等于审判程序不严谨,故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化,故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罗马法的法律体系是否完备,故排除D项
19.A【解析】本题考查康德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状态”“最终发展为一种‘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可知,康德认为历史演进的具有其理性的法则,故选A项;根据材料中的“计划”“合乎规律”可知,康德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故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故排除C项;“普遍法治的公民状态”“普遍的世界公民状态”均是由个体状态组成的,故排除D项
20.B【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早期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认为英国人到伊比利亚从事殖民活动时,从某些方面看也是在向其他民族以及教皇权威提出挑战,可见英国早期殖民扩张受到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与殖民霸主更替无关,故排除A项;摆脱教皇控制不等于要削弱宗教信仰,故排除C项;当时英国奉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
21.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代议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据材料可知,美国民主和上台后,利用他们对国会的控制权,对“不听话”的联邦法官进行弹劾,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政政治影响国家的安定,故选B项;当时美国尚未形成两制,故排除A项;当时已确立权力制衡体制,故排除C项;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美国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故排除D项
22.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美国文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喧哗与骚动》通过一个旧家庭的分崩离析,真实地呈现了美国南方的历史性变化,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故选C项;从创造风格来说,这一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阶级矛盾尖锐的信息,故排除D项
23.A【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据材料可知,在国际教育问题的研讨会上,与会方达成了“统一国际文化关系”的识,这表明当时的美国政府和部分高校加紧思想文化输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了当时的美国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故选A项;材料中这些国家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还包括西方国家,故排除B项;这一策略与经济发展无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这一做法会加剧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故排除D项
24.B【解析】本题考查关贸协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关贸协定规定某一成员方可以合法地给予发展中成员关税上的优惠,这表明关贸协定协调了相关贸易国的利益,故选B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关贸协定推动了世界贸易法制化进程,故排除A项;关贸协定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故排除C项;D项的“阻碍了”表述不恰当,故排除D项
25.(1)特点:中国:政府主导;逐步推行;合作化经营;重视技术推广
(4分,答出两点即可)英国:政府立法引导和保护;贵族以及政治家积极参与;农业变革同工业发展密切结合
(4分,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和人民面临改造和建设的迫切任务;农村土地改革后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6分)英国: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增大;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新贵族对农业的重视
(6分,答出三点即可)(3)经验:坚持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重视城乡统筹发展
(5分,答出两点给4分,三点给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与18世纪英国农业变革,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第(1)问,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变革的特点,学生根据材料二进行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二“还规定了政府在贷款、供给新式农具和优良品种、劳模奖励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农民加人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等信息可得出“政府主导”;根据材料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农村历经互助【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5页)】1001C
6.结合文本,对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表明地洞已经做好,它庞大、坚固、隐蔽,以及结构设计的巧妙,是“我”完美的栖居场所,无需加工。B.句子②描绘了一个充斥着矛盾、痛苦和恐惧的世界,地洞让“我”感到安稳,但“我”还是时时处于惊恐之中。C.句子③是“我”想象攻击敌人的场面,虽然“我”的动作残忍,但足以体现“我”捍卫地洞的决心。D.句子④中的“物质空间”“心理空间”,在文本一中体现为有形的“地洞”和“我”内心无形的“地洞”。
tag标签: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