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24·(新高考)ZX·MNJ·思想政治·G DONG 思想政治(一)1试题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24·(新高考)ZX·MNJ·思想政治·G DONG 思想政治(一)1试题,2024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24·(新高考)ZX·MNJ·思想政治·G DONG 思想政治(一)1试题的相关试卷和相关答案分析,完整的2024全国100所名校试卷答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考不凡
爽德·其才大职考长沙市一中2023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1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题16小题,每小题3分,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填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对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先秦时期有思想家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不能战胜邪恶);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得不到惩罚)
”这种观念属于(B)A庄子B.荀子C孔子D.商鞅【解析】材料引文意为:“刑罚要以教化为基础,只靠刑罚诛杀而没有教化的话,那么用刑再多也无法战胜邪恶和禁绝罪恶;教化也非万能,如果只有教化而没有刑罚,那么坏人也就得不到惩罚”
这一观念将道德与刑罚问题并重,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这不同于强调道德的孔子,也异于强调刑罚的商鞅,因此C、D两项都错误
老子和庄子都不关心刑罚问题,也不追求实现社会道德,而是主张远离纷争,因此A项也排除
这一观念属于隆礼重法的荀子,B项正确
2.当涉及对“游侠”的评判时,《史记》认为其“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汉书》则认为其“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
这种区别反映出(A)A汉代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化登世层增制公中/B.史料实证精神得到史家认可C.两汉社会风气的逐渐开放D.私家野史的可信度遭到质疑【解析《史记》成书于汉武境时期;《汉书》是东汉的作品
从题干材料来看,司马迁对游侠精神有肯定,明显与统治阶级的思想相违背,而班固则不然
这反映出从西汉到东汉,统治者的官方意识形态强化,相比较而言,《汉书》更多是一本“遵命史学”作品
因此正确答案是A项
二者是对游侠的价值判断有区别,而不是事实判断,故B项错误;材料与社会风气无关,故C项错误;《史记》虽是私家作品,但不是野史,而属于正史,故D项错误
3.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禹论功不较多
”这首诗论及的“此河”(D)A联通了湖南与广东省B.是对外交往必经枢纽来C.周期性泛滥引发灾害中测D.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解析】皮日休此诗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大运河沟通南北,便利了南北经济交往,因此答案为D项
4.一位同学在古玩市场看到一件明代文物(如下图),其上的文字勾连不断,较难辨认
唯有“画”“中见(间)人”“代书”字样及某些姓名可以辨认
纸上面还盖有四五个红色的印鉴
这件文物应是应(C)历史斌题(一中版)第85页
A.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和甲骨文一小觑。B.很多网友对研究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生在线催更,但若没有多方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很难将其变为“持续热”。C.甲骨文单字的破译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些单字很难达成共识,但并不影响这一任务的重大意义。D.将来,古文字研究领域“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的探索将对研究成果的取得起到決定定性性作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tag标签: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