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这个人会说话的成语(40个)(形容一个人很会说话的四字成语)

xxmadmin 2024-11-30 18:00:07

形容这个人会说话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很会说话的四字成语)(40个))

形容这个人会说话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很会说话的四字成语):能牙利齿,乖嘴蜜舌,会道能说,伶牙俐齿,侃侃而谈,俐齿伶牙,出口成章,利齿伶牙,利齿能牙,口若悬河,口角生风,口齿伶俐,含糊不清,唇枪舌剑,大辩不言,夸夸其谈,妙语连珠,对答如流,搬唇弄舌,斗唇合舌,明辨是非,津津乐道,满舌生花,百舌之声,笨嘴拙舌,能言善辩,能言巧辩,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能说惯道,览闻辩见,词不达意,辩口利辞,辩才无碍,钉嘴铁舌,鼓吻弄舌,鼓舌扬唇,鼓舌掀簧,鼓舌摇唇,慧心妙舌。

1、能牙利齿  néng yá lì chǐ

释义:能牙利齿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2、乖嘴蜜舌  guāi zuǐ mì shé

释义:乖嘴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3、会道能说  huì dào néng shuō

释义:会道能说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出处: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4、伶牙俐齿  líng yá lì chǐ

释义:伶牙俐齿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出处: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5、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释义:侃侃而谈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6、俐齿伶牙  lì chǐ líng yá

释义:俐齿伶牙  能说会道

出处: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7、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8、利齿伶牙  lì chǐ líng yā

释义:利齿伶牙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  

9、利齿能牙  lì chǐ néng yá

释义:利齿能牙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10、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1、口角生风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释义:口角生风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12、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释义:口齿伶俐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13、含糊不清  hán hú bù qīng

释义:含糊不清  躲躲闪闪,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含糊不清的表现。”  

14、唇枪舌剑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释义: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处: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15、大辩不言  dà biàn bù yán

释义:大辩不言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16、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7、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

释义: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18、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释义: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19、搬唇弄舌  bān chún nòng shé

释义:搬唇弄舌  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出处:①明 徐某《杀狗记 看书苦谏》:“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轻信。”②许地山《海角底孤星》:“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  

20、斗唇合舌  dòu chún hé shé

释义: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21、明辨是非  míng biàn shì fēi

释义: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  

22、津津乐道  jīn jīn lè dào

释义: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出处: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23、满舌生花  mǎn shé shēng huā

释义:满舌生花  比喻能说会道。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  

24、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25、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释义:笨嘴拙舌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26、能言善辩  néng yán shàn biàn

释义:能言善辩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27、能言巧辩  néng yán qiǎo biàn

释义:能言巧辩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28、能言快语  néng yán kuài yǔ

释义:能言快语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29、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能说会道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30、能说惯道  néng shuō guàn dào

释义:能说惯道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出处: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31、览闻辩见  lǎn wén biàn jiàn

释义:览闻辩见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出处: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纪策考》:“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32、词不达意  cí bù dá yì

释义:词不达意  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33、辩口利辞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出处: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34、辩才无碍  biàn cái wú ài

释义: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35、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钉嘴铁舌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36、鼓吻弄舌  gǔ wěn nòng shé

释义:鼓吻弄舌  鼓弄唇舌。

出处:《花月痕》第四四回:“又有一个枭鸟,在秋心院上,鼓吻弄舌,叫得跛脚毛发森竖!”  

37、鼓舌扬唇  gǔ shé yáng chún

释义:鼓舌扬唇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鼓舌扬唇,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  

38、鼓舌掀簧  gǔ shé xiān huáng

释义:鼓舌掀簧  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谓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出处:清·胡泉《貂裘换酒·题〈聊斋志异〉》词:“笔墨久抛荒,懒劳神雕虫小技,鼓舌掀簧。”  

39、鼓舌摇唇  gǔ shé yáo chún

释义:鼓舌摇唇  同“鼓唇摇舌”。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凭着咱鼓舌摇唇,立取他封侯拜将。”  

40、慧心妙舌  huì xīn miào shé

释义:慧心妙舌  资质聪颖,口才犀利。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此公慧心妙舌,坡公后一人而已。"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