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水势大的二字词语(16个)(两个形容水势大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22 21:00:56

形容水势大的二字词语(两个形容水势大的成语)(16个))

形容水势大的二字词语(两个形容水势大的成语):濆旋倾侧,一泻千里,声势浩大,怀山襄陵,排山倒峡,江翻海倒,江翻海扰,汪洋大海,汪洋浩博,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海沸江翻,翻江搅海,水盛胜火。

1、濆旋倾侧  fèn xuán qīng cè

释义:濆旋倾侧  濆:水波涌起来的地方;倾:倒塌。水势汹涌旋转,冲击岸堤。

出处: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濆旋倾侧,宛转胶戾。"  

2、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释义:一泻千里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出处: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3、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4、怀山襄陵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释义:怀山襄陵  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5、排山倒峡  pái shān dǎo xiá

释义:排山倒峡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山峡。形容水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  

6、江翻海倒  jiāng fān hǎi dǎo

释义:江翻海倒  犹江翻海沸。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9回:“虎踞深林,顷刻里江翻海倒;蜂屯三澨,一霎时火烈烟飞。”  

7、江翻海扰  jiāng fān hǎi rǎo

释义:江翻海扰  犹江翻海沸。

出处:清·无名氏《陆沉病》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8、汪洋大海  wāng yáng dà hǎi

释义:汪洋大海  广阔无边;水波连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围广阔;声势浩大。汪洋:水势深而广阔。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锣鸣,两仞山前丢霹雳。”  

9、汪洋浩博  wāng yáng hào bó

释义:汪洋浩博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出处:宋 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10、汹涌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释义:汹涌澎湃  形容声势浩大。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出处: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11、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释义: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12、浩浩汤汤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释义:浩浩汤汤  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3、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释义:浩浩荡荡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14、海沸江翻  hǎi fèi jiāng fān

释义:海沸江翻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出处: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15、翻江搅海  fān jiāng jiǎo hǎi

释义:翻江搅海  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16、水盛胜火  shuǐ shèng shèng huǒ

释义:水盛胜火  盛:强烈。水势盛大定能战胜火势。比喻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义》:"遭逢之祸大,命善禄盛不能却也。譬犹水火相更也,水盛胜火,火盛胜水。"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