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人两面性的词语(40个)(形容人两面性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21 06:00:52

说一个人两面性的词语(形容人两面性的成语)(40个))

说一个人两面性的词语(形容人两面性的成语):意气相亲,三心二意,两面三刀,严气正性,乖僻邪谬,习与性成,习久成性,习以成性,傲骨嶙嶙,动心忍性,南鹞北鹰,口是心非,名不副实,姜桂之性,孤傲不群,实事求是,居心不良,徒有虚名,心口如一,心胸狭隘,快人快性,忸怩作态,性情中人,性烈如火,拖拖拉拉,挂羊头卖狗肉,昙花一现,柔中有刚,柔情似水,柔情侠骨,柔而不犯,温柔体贴,笑里藏刀,表里不一,言行一致,豪迈不群,进退两难,进退维谷,阳奉阴违,骑虎难下。

1、意气相亲  yì qì xiāng qīn

释义:意气相亲  意气:志趣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处: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2、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

释义: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3、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释义: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4、严气正性  yán qì zhèng xìng

释义:严气正性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5、乖僻邪谬  guāi pì xié miù

释义:乖僻邪谬  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  

6、习与性成  xí yǔ xìng chéng

释义:习与性成  性:性格。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

出处:《尚书 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  

7、习久成性  xí jiǔ chéng xìng

8、习以成性  xí yǐ chéng xìng

释义:习以成性  习:习惯。习惯了就养成了性格

出处:《晋书·王导传》:“习以成性,迁善远罪而不自知,行成德立。”  

9、傲骨嶙嶙  ào gǔ lín lín

释义: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10、动心忍性  dòng xīn rěn xìng

释义:动心忍性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南鹞北鹰  nán yào běi yīng

释义:南鹞北鹰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12、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释义: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13、名不副实  míng bù fù shí

释义:名不副实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出处: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14、姜桂之性  jiāng guì zhī xìng

释义:姜桂之性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出处:《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15、孤傲不群  gū ào bù qún

释义:孤傲不群  孤:孤单;傲:高傲。指高傲孤僻,难与人相处。

出处: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九章:“偏偏却是天生一副孤傲不群的秉性,社友们都有点怕他,他也懒得管别人。”  

16、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释义:实事求是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17、居心不良  jū xīn bù liáng

释义:居心不良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18、徒有虚名  tú yǒu xū míng

释义:徒有虚名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19、心口如一  xīn kǒu rú yī

释义:心口如一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20、心胸狭隘  xīn xiōng xiá ài

释义:心胸狭隘  心胸:思想,气量。气量非常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  

21、快人快性  kuài rén kuài xìng

释义:快人快性  谓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态。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何小姐自来快人快性,伸手就先接过去。”  

22、忸怩作态  niǔ ní zuò tài

释义:忸怩作态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23、性情中人  xìng qíng zhōng rén

释义:性情中人  性情:性格。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认定了姑娘是个性情中人,所以也把性情来感动他。”  

24、性烈如火  xìng liè rú huǒ

释义:性烈如火  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出处:金庸《天龙八部》第18回:“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呼的一拳,又向乔峰击到。”  

25、拖拖拉拉  tuō tuō lā lā

释义:拖拖拉拉  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26、挂羊头卖狗肉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释义: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27、昙花一现  tán huā yī xiàn

释义:昙花一现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出处:《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28、柔中有刚  róu zhōng yǒu gāng

释义:柔中有刚  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二章:“再加以她那活活泼泼的神态,柔中有刚的清脆声音,是谁也无法招架的。”  

29、柔情似水  róu qíng sì shuǐ

释义:柔情似水  柔情:温柔的感情。像水一样温柔细腻

出处:宋·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30、柔情侠骨  róu qíng xiá gǔ

释义:柔情侠骨  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只有秋痕韵致天然,虽肌理莹洁,不及我那红卿,而一种柔情侠骨真与红卿一模一样。”  

31、柔而不犯  róu ér bù fàn

释义:柔而不犯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出处:《后汉书 胡广传》:“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  

32、温柔体贴  wēn róu tǐ tiē

释义:温柔体贴  温顺关怀体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才将心事说出,蒋玉菡也深为叹息敬服,不敢勉强,并越发温柔体贴,弄得个袭人真无死所了。”  

33、笑里藏刀  xiào lǐ cáng dāo

释义:笑里藏刀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34、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35、言行一致  yán xíng yī zhì

释义: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36、豪迈不群  háo mài bù qún

释义:豪迈不群  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

出处:《明史·庄杲传》:“庄杲,字孔愓,江浦人。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  

37、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

释义: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38、进退维谷  jìn tuì wéi gǔ

释义:进退维谷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39、阳奉阴违  yáng fèng yīn wéi

释义:阳奉阴违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40、骑虎难下  qí hǔ nán xià

释义:骑虎难下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出处:《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