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众什么一成语(40个)(什么什么什么众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20 21:00:23

什么众什么一成语(什么什么什么众的成语)(40个))

什么众什么一成语(什么什么什么众的成语):不负众望,力排众议,博施济众,博采众议,博采众长,发号布令,发号施令,大庭广众,寡不敌众,寡不胜众,年高德劭,广众大庭,德隆望重,怒气填胸,恨海难填,悲愤填膺,惩一儆众,截断众流,抠心挖肚,抠心挖血,担雪填井,担雪填河,敌众我寡,普度众生,普渡众生,混淆是非,混淆视听,激忿填膺,百鬼众魅,精卫填海,纠合之众,耳目众多,蠹众木折,讹言惑众,超度众生,车填马隘,车马填门,过街老鼠,逞己失众,才华超众。

1、不负众望  bù fù zhòng wàng

释义:不负众望  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2、力排众议  lì pái zhòng yì

释义:力排众议  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出处:宋 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  

3、博施济众  bó shī jì zhòng

释义: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4、博采众议  bó cǎi zhòng yì

释义:博采众议  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5、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释义:博采众长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6、发号布令  fā hào bù lìng

释义:发号布令  发:发布;号:号令;布:发布;令:命令。发布命令,下指示进行指挥

出处:战国·卫·吴起《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  

7、发号施令  fā hào shī lìng

释义: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出处:《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8、大庭广众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释义:大庭广众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出处: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9、寡不敌众  guǎ bù dí zhòng

释义:寡不敌众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10、寡不胜众  guǎ bù shèng zhòng

释义:寡不胜众  同“寡不敌众”。

出处:《吕氏春秋·壅塞》:“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  

11、年高德劭  nián gāo dé shào

释义:年高德劭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宋 周必大《跋金给事彦亨文集》:“是秋某以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同在后省,见公直谅多闻,年高而德劭。”  

12、广众大庭  guǎng zhòng dà tíng

释义:广众大庭  广:多;众:许多人;大庭:宽大的场所。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出处:明·屠隆《昙花记·冥词断案》:“世人造业,不论广众大庭,暗室屋漏。”  

13、德隆望重  dé lóng wàng zhòng

释义:德隆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出处:《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14、怒气填胸  nù qì tián xiōng

释义:怒气填胸  胸中充满了愤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却说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  

15、恨海难填  hèn hǎi nán tián

释义:恨海难填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6、悲愤填膺  bēi fèn tián yīng

释义:悲愤填膺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17、惩一儆众  chéng yī jǐng zhòng

释义:惩一儆众  惩:惩罚;儆: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

出处:《清史稿·谷际歧传》:“若得惩一儆众,自可群知洗濯。”  

18、截断众流  jié duàn zhòng liú

释义:截断众流  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

出处:《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朱子语类》卷七六:“如复其天地之心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截断众流句。”  

19、抠心挖肚  kōu xīn wā dù

释义:抠心挖肚  把心肚挖出来。形容费心思索。

出处:清 张春帆《宦海》第11回:“大家都听着木小端的话儿,一个个抠心挖肚的想了许多法儿。”  

20、抠心挖血  kōu xīn wā xuè

释义:抠心挖血  犹言抠心挖肚。

出处:陈天华《轰天雷》第八回:“你想吾朝自入关以来,抠心挖血,费了无数经营布置,方将汉人压服。”  

21、担雪填井  dān xuě tián jǐng

释义:担雪填井  见“担雪塞井”。

出处:《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22、担雪填河  dān xuě tián hé

释义:担雪填河  见“担雪塞井”。

出处:《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卖磨,哥哥每担雪填河。”  

23、敌众我寡  dí zhòng wǒ guǎ

释义:敌众我寡  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多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24、普度众生  pǔ dù zhòng shēng

释义:普度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25、普渡众生  pǔ dù zhòng shēng

释义:普渡众生  众生:指人类和各种动物。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本是佛家语;后指救济大众。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26、混淆是非  hùn xiáo shì fēi

释义:混淆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出处:清 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27、混淆视听  hùn xiáo shì tīng

释义:混淆视听  故意用假象或谎话迷惑人;使人产生错觉;不易分辨真伪和是非。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显示出一种极左的面貌,来忧乱阵容,混淆视听。”  

28、激忿填膺  jī fèn tián yīng

释义:激忿填膺  膺:胸。强烈的忿怒填满胸中。形容气愤已极。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顾其母激忿填膺,寸晷是学,不迨于至,以超圣人之域,焕乎贤者之业。”  

29、百鬼众魅  bǎi guǐ zhòng mèi

释义:百鬼众魅  各种妖魔鬼怪。

出处:《后汉书 方术传下 解奴辜》:“章帝时有寿光侯者,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  

30、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31、纠合之众  jiū hé zhī zhòng

释义:纠合之众  指纠集起来的百姓。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  

32、耳目众多  ěr mù zhòng duō

释义:耳目众多  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出处:清 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六回:“只是目下耳目众多,恐有泄漏,实属不便。”  

33、蠹众木折  dù zhòng mù zhé

释义:蠹众木折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出处:《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34、讹言惑众  é yán huò zhòng

释义:讹言惑众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35、超度众生  chāo dù zhòng shēng

释义:超度众生  佛教用语。用念经来使死人脱离苦海。也泛指做善事。

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七回:“昨晚道场圆满,正要回来,女众们都劝我道:‘千难万难出来一次,夜间钟法上放焰火超度众生,极有功德,怎的不看看去?’”  

36、车填马隘  chē tián mǎ ài

释义:车填马隘  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出处:明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37、车马填门  chē mǎ tián mén

释义:车马填门  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同“车马盈门”。

出处:《北史 拓跋深传》:“是故馀人摄选,车马填门;及臣居边,宾游罕至。”  

38、过街老鼠  guò jiē lǎo shǔ

释义:过街老鼠  比喻人人痛恨的坏人。

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兽畜》:“《慎子》:‘一兔过街,百人逐之。’按,流俗有过街老鼠语,似承此而讹。”  

39、逞己失众  chěng jǐ shī zhòng

释义:逞己失众  逞:放任。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盖骄则恃己轻人,骄则逞己失众,失众无以御人,那得不败。”  

40、才华超众  cái huá chāo zhòng

释义:才华超众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