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看书好处的成语(40个)

xxmadmin 2024-11-20 15:01:50

形容看书好处的成语(40个))

形容看书好处的成语:不拘细行,不败之地,两脚书橱,临池学书,丹书铁券,丹书铁契,借书留真,决胜千里,出口成章,出言成章,刺股悬梁,半亩方塘,博古知今,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览群书,博闻强志,博闻强识,大书特书,家书抵万金,废书而叹,开卷有得,开卷有益,才高八斗,据鞍读书,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浮光掠影,秉笔直书,立于不败之地,立地书橱,精益求精,见多识广,读书三余,读书三到,读书得间,读书种子,闭户读书,黄耳传书,刺股读书。

1、不拘细行  bù jū xì xíng

释义:不拘细行  犹不拘小节。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  

2、不败之地  bù bài zhī dì

释义:不败之地  具有优势;不会遭到失败的境地。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形篇》:“故善者,立于不败之地。”  

3、两脚书橱  liǎng jiǎo shū chú

释义: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出处:《南史·陆澄传》:“澄当世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厨也。’”  

4、临池学书  lín chí xué shū

释义:临池学书  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出处:《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5、丹书铁券  dān shū tiě quàn

释义:丹书铁券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后汉书 祭遵传》:“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6、丹书铁契  dān shū tiě qì

释义: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出处:《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7、借书留真  jiè shū liú zhēn

释义:借书留真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8、决胜千里  jué shèng qiān lǐ

释义:决胜千里  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9、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10、出言成章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释义:出言成章  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11、刺股悬梁  cì gǔ xuán liáng

释义:刺股悬梁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2、半亩方塘  bàn mǔ fāng táng

释义:半亩方塘  半亩池塘,形容很小的地方

出处: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13、博古知今  bó gǔ zhī jīn

释义:博古知今  博:广博。通晓古今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三国·魏·王肃《孙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14、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5、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16、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览群书  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17、博闻强志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博闻强志  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18、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博闻强识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19、大书特书  dà shū tè shū

释义:大书特书  书:写;记载 。大写特写。指对重大的事情着重突出地述叙或宣扬。也作“特书大写”。

出处: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20、家书抵万金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释义:家书抵万金  比喻家信的珍贵。

出处: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1、废书而叹  fèi shū ér tàn

释义: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22、开卷有得  kāi juàn yǒu dé

释义:开卷有得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得: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3、开卷有益  kāi juàn yǒu yì

释义: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出处: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4、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5、据鞍读书  jù ān dú shū

释义:据鞍读书  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26、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7、浩如烟海  hào rú yān hǎi

释义:浩如烟海  浩:广大;众多;烟海:茫茫大海。指广大繁多如茫茫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出处:宋 司马光《进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28、浮光掠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释义:浮光掠影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出处: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29、秉笔直书  bǐng bǐ zhí shū

释义: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30、立于不败之地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释义:立于不败之地  立于:处在;地:地位。指人处在不会失败的境地上。

出处:孙武《孙子 军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31、立地书橱  lì dì shū chú

释义: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出处:《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32、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释义: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3、见多识广  jiàn duō shí

释义:见多识广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34、读书三余  dú shū sān yú

释义:读书三余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35、读书三到  dú shū sān dào

释义:读书三到  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紧。”  

36、读书得间  dú shū dé jiàn

释义:读书得间  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37、读书种子  dú shū zhǒng zǐ

释义: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38、闭户读书  bì hù dú shū

释义: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隋书 卢思道传》:“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才子。”  

39、黄耳传书  huáng ěr chuán shū

释义: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俊犬,名曰黄耳,甚爱之。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机乃为书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40、刺股读书  cì gǔ dú shū

释义:刺股读书  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