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忐忑不安的四字词语(27个)(形容忐忑不安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17 15:00:12

表示忐忑不安的四字词语(形容忐忑不安的成语)(27个))

表示忐忑不安的四字词语(形容忐忑不安的成语):七上八下,不可终日,五脊六兽,人心惶惶,六神无主,坐卧不宁,坐卧不安,坐立不安,如履薄冰,心惊胆战,心有余悸,心烦意乱,心神不宁,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忐忑不定,惊惶失措,惊慌失措,惴惴不安,惶恐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惶惶不安,拍案惊奇,提心吊胆,诚惶诚恐,踌躇不定,蹀躞不下。

1、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2、不可终日  bù kě zhōng rì

释义: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3、五脊六兽  wǔ jí liù shòu

释义:五脊六兽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4、人心惶惶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释义:人心惶惶  惶惶:惊惧不安的样子。人内心恐惧不安。形容人们心中惊恐不安。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5、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释义:六神无主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6、坐卧不宁  zuò wò bù níng

释义:坐卧不宁  同“坐卧不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7、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释义:坐卧不安  坐不稳;睡不安。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8、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释义:坐立不安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9、如履薄冰  rú lǚ bó bīng

释义:如履薄冰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0、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释义: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11、心有余悸  xīn yǒu yú jì

释义:心有余悸  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

出处: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12、心烦意乱  xīn fán yì luàn

释义: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13、心神不宁  xīn shén bù níng

释义:心神不宁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14、心神不定  xīn shén bù dìng

释义: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15、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6、忐忑不定  tǎn tè bù dìng

释义:忐忑不定  同“忐忑不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六回:“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  

17、惊惶失措  jī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惊惶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8、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9、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释义:惴惴不安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出处:《诗经 小雅 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20、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释义:惶恐不安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21、惶惶不可终日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释义:惶惶不可终日  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出处:郭沫若《我怎样写和》:“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22、惶惶不安  huáng huáng bù ān

释义: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23、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4、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释义:提心吊胆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25、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释义:诚惶诚恐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26、踌躇不定  chóu chú bù dìng

释义:踌躇不定  犹豫不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操欲立后嗣,踌躇不定。”  

27、蹀躞不下  dié xiè bù xià

释义:蹀躞不下  谓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出处:《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心中好生不快活。自思量道:‘皆由我之过,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