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字义成语(26个)(最后一个字是遗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17 06:02:48

最后一个字义成语(最后一个字是遗的成语)(26个))

最后一个字义成语(最后一个字是遗的成语):一丝一毫,兼覆无遗,噍类无遗,囊括无遗,夜不闭户,巨细无遗,手泽之遗,扫地无遗,拾遗补阙,据为己有,易于拾遗,暴露无遗,殆无孑遗,毫发无遗,洞悉无遗,涓滴不遗,纤悉无遗,细大无遗,荡然无遗,补过拾遗,补阙拾遗,路不拾遗,道不举遗,道不拾遗,道不掇遗,道无拾遗。

1、一丝一毫  yī sī yī háo

释义:一丝一毫  形容极少或极小的一点儿。毫:一厘的十分之一;丝:一毫的十分之一。

出处:宋 欧阳修《会圣宫颂》:“而往惟寅,一毫一丝,给以县官,无取于民。”  

2、兼覆无遗  jiān fù wú yí

释义:兼覆无遗  兼:同时;兼覆:天覆盖万物,比喻恩泽广大;无遗:没有遗漏。指恩泽广大,无所遗漏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  

3、噍类无遗  jiào lèi wú yí

释义:噍类无遗  噍类:指活着的人;遗:遗留。没剩下活着的人

出处:南朝·梁·任昉《策梁公九锡文》:“含冤抱痛,噍类靡余。”  

4、囊括无遗  náng kuò wú yí

释义:囊括无遗  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指完全包罗在内,无所遗漏

出处:明·冯惟敏《仙桂引》:“喜则喜空洞能容,为则为囊括无遗。”  

5、夜不闭户  yè bù bì hù

释义:夜不闭户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巨细无遗  jù xì wú yí

释义:巨细无遗  大的小的都没有遗漏。

出处:冯骥才、李定兴《义和拳》:“然后急不可待地像倒水一般,把所知道的一切,巨细无遗地告诉给刘黑塔他们。”  

7、手泽之遗  shǒu zé zhī yí

释义:手泽之遗  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出处:《礼记 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8、扫地无遗  sǎo dì wú yí

释义:扫地无遗  见“扫地无余”。

出处:《晋书·惠帝纪》:“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  

9、拾遗补阙  shí yí bǔ quē

释义:拾遗补阙  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采录遗逸的事迹。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10、据为己有  jù wéi jǐ yǒu

释义:据为己有  据:占据。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的钱、财、物品等。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我故倡为析居之仪,将大宅良田,强奴巧婢,悉据为己有。”  

11、易于拾遗  yì yú shí yí

释义:易于拾遗  犹易如反掌。

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新都袭汉,易于拾遗也。”  

12、暴露无遗  bào lù wú yí

释义:暴露无遗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只要在这里发现敌人主力,那敌人一切诡计就暴露无遗。”  

13、殆无孑遗  dài wú jié yí

释义:殆无孑遗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出处: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14、毫发无遗  háo fà wú yí

释义:毫发无遗  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出处: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15、洞悉无遗  dòng xī wú yí

释义:洞悉无遗  洞:深入,透彻;洞悉:知道。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出处:孙中山《伦敦被难记》:“此人之果为谁,及其抵英国后之一举一动,本使馆洞悉无遗。”  

16、涓滴不遗  juān dī bù yí

释义:涓滴不遗  涓:细流;滴:小水珠。一点一滴也不遗漏。比喻极小的或极少的东西也不遗漏。

出处: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17、纤悉无遗  xiān xī wú yí

释义:纤悉无遗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出处:唐 李珏《唐丞相太子少师牛僧孺神道碑铭序》:“自婴疾至于捐馆,谈笑语言,宴居自若,口占理命,纤悉无遗。”  

18、细大无遗  xì dà wú yí

释义:细大无遗  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舍弃

出处:宋·曾巩《祭亡妻晁氏文》:“我扶我翼,共处穷羁,锄荒补漏,细大无遗。”  

19、荡然无遗  dàng rán wú yí

释义:荡然无遗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出处: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20、补过拾遗  bǔ guò shí yí

释义:补过拾遗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出处:《汉书 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21、补阙拾遗  bǔ quē shí yí

释义:补阙拾遗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出处:《晋书 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22、路不拾遗  lù bù shí yí

释义:路不拾遗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汉 贾谊《新书 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遗,国无狱讼。”  

23、道不举遗  dào bù jǔ yí

释义:道不举遗  同“道不拾遗”。

出处:《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24、道不拾遗  dào bù shí yí

释义:道不拾遗  遗:丢失的东西。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也作“路不拾遗”。

出处: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25、道不掇遗  dào bù duō yí

释义:道不掇遗  同“道不拾遗”。

出处:《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26、道无拾遗  dào wú shí yí

释义:道无拾遗  同“道不拾遗”。

出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