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都有哪些(40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xxmadmin 2024-11-15 21:00:51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都有哪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40个))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都有哪些(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不以为然,不可收拾,不学无术,不屈不挠,不知所措,不远千里,东施效颦,乘胜追击,出人头地,初出茅庐,单刀赴会,发奋有为,唇亡齿寒,唇齿相依,大义灭亲,大惊失色,大获全胜,宝刀不老,封金挂印,崇山峻岭,当头一棒,得意洋洋,才高八斗,打击报复,扶老携幼,按图索骥,暗渡陈仓,杯弓蛇影,此地无银三百两,沉鱼落雁,的的确确,篝火狐鸣,茶饭无心,草船借箭,负荆请罪,闭月羞花,颠倒是非,风俗习惯,风吹草动,放在眼里。

1、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2、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3、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4、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5、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释义:不知所措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6、不远千里  bù yuǎn qiānlǐ

释义:不远千里  不远:不以为远。不以千里为远。指不怕长途跋涉的辛劳。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7、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释义: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8、乘胜追击  chéng shèng zhuī jī

释义:乘胜追击  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 梁史卷上》:“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乘胜追击。  

9、出人头地  chū rén tóu dì

释义:出人头地  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

出处: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10、初出茅庐  chū chū máo lú

释义: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1、单刀赴会  dān dāo fù huì

释义:单刀赴会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12、发奋有为  fā fèn yǒu wéi

释义:发奋有为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  

13、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释义:唇亡齿寒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14、唇齿相依  chún chǐ xiāng yī

释义: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15、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释义: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16、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17、大获全胜  dà huò quán shèng

释义:大获全胜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遗弃儿》:“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梁家大获全胜。”  

18、宝刀不老  bǎo dāo bù lǎo

释义:宝刀不老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19、封金挂印  fēng jīn guà yìn

释义:封金挂印  谓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曹操]因谓张辽曰:‘云长封金挂印,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20、崇山峻岭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释义: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1、当头一棒  dāng tóu yī bàng

释义:当头一棒  迎头一棍子。比喻受到严重警告或突然的打击。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  

22、得意洋洋  dé yì yáng yáng

释义: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3、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4、打击报复  dǎ jī bào fù

释义:打击报复  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出处:《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25、扶老携幼  fú lǎo xié yòu

释义:扶老携幼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26、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jì

释义:按图索骥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27、暗渡陈仓  àn dù chén cāng

释义: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宝鸡市东;为关中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①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亦比喻军事或其它方面的秘密活动。②也比喻男女私通。

出处:《群音类选 》:“就是韩信暗渡陈仓道,有贼兵来犯着,杀得他怎生逃。”  

28、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释义:杯弓蛇影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处: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29、此地无银三百两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释义:此地无银三百两  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因手法拙劣;反而彻底暴露。

出处: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30、沉鱼落雁  chén yú luò yàn

释义:沉鱼落雁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31、的的确确  dí dí què què

释义:的的确确  指真实的,毫无疑问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  

32、篝火狐鸣  gōu huǒ hú míng

释义:篝火狐鸣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象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涉、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33、茶饭无心  chá fàn wú xīn

释义: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34、草船借箭  cǎo chuǎn jiè jiàn

释义:草船借箭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回目:“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35、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荆请罪  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6、闭月羞花  bì yuè xiū huā

释义:闭月羞花  闭:躲避;羞:害臊。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则为你闭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37、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释义:颠倒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出处: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38、风俗习惯  fēng sú xí guàn

释义:风俗习惯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39、风吹草动  fēng chuī cǎo dòng

释义:风吹草动  微风一吹;草就晃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

出处:《敦煌变文集 伍子胥变文》:“偷踪窃道,饮气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形。”  

40、放在眼里  fàng zài yǎn lǐ

释义:放在眼里  指重视,看得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赵温虽说新中举,无奈他是少年新进,王乡绅还不把他放在眼里。"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