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四字词语(40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14 15:00:34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四字词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的成语)(40个))

含有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四字词语(含有反义词的成语的成语):不上不下,不知不觉,不知死活,不足之处,不避斧钺,东倒西歪,东奔西走,从容就义,低头哈腰,傲然挺立,冰天雪地,冲锋陷阵,出入生死,出其不意,出生入死,卑躬屈膝,地网天罗,大可不必,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姹紫嫣红,察言观色,尺短寸长,悲喜交加,悲欢合散,悲欢聚散,惩前毖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爱憎分明,爱生恶死,百依百顺,调兵遣将,跋山涉水,道听途说,除旧布新,顶天立地,顶天踵地,颠倒是非,齿剑如归。

1、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释义: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2、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释义: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3、不知死活  bù zhī sǐ huó

释义:不知死活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  

4、不足之处  bù zú zhī chù

释义:不足之处  不完善的地方

出处: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5、不避斧钺  bù bì fǔ yuè

释义: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赵充国传》:“愚臣伏计孰甚,不敢避斧钺之诛,昧死陈愚,唯陛下省察。”  

6、东倒西歪  dōng dǎo xī wāi

释义:东倒西歪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出处: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7、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释义:东奔西走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出处: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8、从容就义  cóng róng jiù yì

释义:从容就义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9、低头哈腰  dī tóu hā yāo

释义:低头哈腰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出处:陆文夫《荣誉》:“‘请说吧,请说吧。’检验员低头哈腰的,‘别说一件,就是十件我也不推辞。’”  

10、傲然挺立  ào rán tǐng lì

释义:傲然挺立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11、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释义: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2、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13、出入生死  chū rù shēng sǐ

释义:出入生死  出生入死。

出处:唐·韩偓《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  

14、出其不意  chū qí bù yì

释义:出其不意  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意料到。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料想不到或没有准备时;进行突然袭击。现泛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处: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15、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6、卑躬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释义:卑躬屈膝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17、地网天罗  dì wǎng tiān luó

释义:地网天罗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出处:《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18、大可不必  dà kě bù bì

释义:大可不必  可:可以;必:肯定,必要。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  

19、大同小异  dà tóng xiǎo yì

释义:大同小异  异:差异。大体相同;稍有差异。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20、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释义:大街小巷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21、姹紫嫣红  chà zǐ yān hóng

释义: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22、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释义:察言观色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23、尺短寸长  chǐ duǎn cù cháng

释义:尺短寸长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4、悲喜交加  bēi xǐ jiāo jiā

释义:悲喜交加  交加:聚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且说胡小记与艾虎认着表亲,悲喜交加。”  

25、悲欢合散  bēi huān hé sàn

释义:悲欢合散  悲:悲哀;欢:欢乐;合: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出处: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  

26、悲欢聚散  bēi huān jù sàn

释义:悲欢聚散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且痛饮琼浆百盏,何苦惜分离,这悲欢聚散,元无定期。”  

27、惩前毖后  chéng qián bì hòu

释义: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28、承上启下  chéng shàng qǐ xià

释义:承上启下  承:承接;启:引出;开始。承接上面的;并引出下面的。多指文章的结构。也泛指把事业或学问接过来传下去。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故君子戒慎”唐 孔颖达疏:“故,承上启下之辞。”  

29、承前启后  chéng qián qǐ hòu

释义:承前启后  承:承接;启:开创、开始。承接前面的;引出后面的。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也作“承先启后。”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  

30、爱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释义: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31、爱生恶死  ài shēng wù sǐ

释义:爱生恶死  爱:喜爱;恶:厌恶。喜爱生存,厌恶死亡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6回:“可见爱生恶死,亦是物之恒情。”  

32、百依百顺  bǎi yī bǎi shùn

释义:百依百顺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33、调兵遣将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释义:调兵遣将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34、跋山涉水  bá shān shè shuǐ

释义:跋山涉水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35、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36、除旧布新  chú jiù bù xīn

释义:除旧布新  布:安排;展开。废除旧的;建立新的。也作“除旧更新”。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申须曰:‘彗,所以除旧布新也。’”  

37、顶天立地  dǐng tiān lì dì

释义: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38、顶天踵地  dǐng tiān zhǒng dì

释义:顶天踵地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39、颠倒是非  diān dǎo shì fēi

释义:颠倒是非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出处: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40、齿剑如归  chǐ jiàn rú guī

释义:齿剑如归  犹言视死如归。

出处:《晋书·列女传论》:“比夫悬梁靡顾,齿剑如归,异日齐风,可以激扬千载矣。”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