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能实现的词语(28个)(形容一定实现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12 18:01:12

一定能实现的词语(形容一定实现的成语)(28个))

一定能实现的词语(形容一定实现的成语):按迹循踪,出入无时,本末终始,不成方圆,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越雷池,企足而待,出没无常,分门别类,别类分门,务去陈言,北叟失马,如愿以偿,巢毁卵破,必操胜券,拜相封侯,持之有故,按步就班,按部就班,操刀必割,水到渠成,言之成理,趁浪逐波,陈言务去,马到成功,心想事成,出没无际,变化有时。

1、按迹循踪  àn jì xún zōng

释义:按迹循踪  依循一定的线索和踪迹寻求真相。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循踪,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  

2、出入无时  chū rù wú shí

释义:出入无时  进出没有一定的时间。

出处:《孟子·告子上》:"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3、本末终始  ben mo zhong shi

释义:本末终始  本末:树根和树梢;终始:事情的结局和开头。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

4、不成方圆  bù chéng fāng yuán

释义:不成方圆  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不敢越雷池一步  bù gǎn yuè léi chí yī bù

释义: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出处: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6、不越雷池  bù yuè léi shi

释义:不越雷池  见“不敢越雷池一步”。

出处: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7、企足而待  qǐ zú ér dài

释义:企足而待  抬起脚后跟等着。比喻盼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8、出没无常  chū mò wú cháng

释义:出没无常  出:出现;没:隐没;无常:没有常规。忽而出现;忽而隐藏;没有一定的规律;令人无法捉摸。也作“出没不定”。

出处: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  

9、分门别类  fēn mén bié lèi

释义:分门别类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出处: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志录集》:“《夷坚卷》原四百二十卷,今行者五十一卷。益病其烦芜芟之,分门别类,非全帙也。”  

10、别类分门  bié lèi fān mén

释义:别类分门  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参见“分门别类”。

出处:清 蒋士铨《临川梦 隐奸》:“将江浙许多穷老名士,养在家中,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  

11、务去陈言  wù qù chén yán

释义:务去陈言  务:务必;陈言:陈旧的言辞。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出处:清·朱彝尊《鱼计庄词》序:“休宁戴生锜,从余游,其为词,务去陈言。”  

12、北叟失马  běi sǒu shī mǎ

释义:北叟失马  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出处:《旧唐书 萧瑀传》:“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13、如愿以偿  rú yuàn yǐ cháng

释义:如愿以偿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14、巢毁卵破  cháo huǐ luǎn pò

释义:巢毁卵破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15、必操胜券  bì cāo shèng quàn

释义:必操胜券  操:持;拿;券:凭证;胜券:指胜利的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敬仲世家》:“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16、拜相封侯  bài xiàng fēng hóu

释义:拜相封侯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任命为宰相,封为列侯。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极品

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他道是御酒金瓯,浅酌低讴,锦带吴钩,拜相封侯。”  

17、持之有故  chí zhī yǒu gù

释义:持之有故  持:持论;立论;故:根据。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根据。

出处: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18、按步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释义:按步就班  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

出处:语出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19、按部就班  àn bù jiù bān

释义:按部就班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出处: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20、操刀必割  cāo dāo bì gē

释义:操刀必割  操:持。手里拿着刀,一定要割物。比喻办事必须及时。

出处:《六韬 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  

21、水到渠成  shuǐ dào qú chéng

释义:水到渠成  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出处:宋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22、言之成理  yán zhī chéng lǐ

释义:言之成理  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23、趁浪逐波  chèn làng zhú bō

释义:趁浪逐波  趁:追逐;逐:追逐。追逐波浪漂流。比喻没有一定的主见,随大流

出处: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不是我自间阔,趁浪逐波,落落托托。”  

24、陈言务去  chén yán wù qù

释义: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出处: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25、马到成功  mǎ dào chéng gōng

释义:马到成功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26、心想事成  xin xiang shi cheng

释义: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一词为成语,意指“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

27、出没无际  chū mò wú jì

释义:出没无际  没:隐没;际:时候。出现和隐藏都没有一定的时候。

出处:宋·袁淑《防御索虏议》:"若真伪遁瀛涨,出没无际。"  

28、变化有时  biàn huà yǒu shí

释义:变化有时  时:定时,一定的时期。随时间发展而发生变化。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