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语言很有力量的成语(40个)(形容言辞有力量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08 18:01:26

形容语言很有力量的成语(形容言辞有力量的成语)(40个))

形容语言很有力量的成语(形容言辞有力量的成语):文思敏捷,能牙利齿,三寸不烂之舌,三寸之舌,伶牙俐齿,侃侃而谈,俐齿伶牙,出口成章,利齿伶牙,利齿能牙,口若悬河,口角生风,口齿伶俐,唇枪舌剑,大辩不言,天花乱坠,妙语连珠,娓娓动听,娓娓而谈,对答如流,巧舌如簧,应付自如,强嘴硬牙,斗唇合舌,油嘴滑舌,滔滔不绝,满舌生花,能言善辩,能言巧辩,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能说惯道,舌战群儒,览闻辩见,谈笑风生,辩口利辞,辩才无碍,铜唇铁舌,心巧嘴乖,慧心妙舌。

1、文思敏捷  wén sī mǐn jié

释义:文思敏捷  形容写文章的思路迅速而灵敏。

出处:《旧唐书·陆扆传》:"扆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2、能牙利齿  néng yá lì chǐ

释义:能牙利齿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3、三寸不烂之舌  sān cùn bù làn zhī shé

释义:三寸不烂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老儿放心,凭着我三寸不烂之舌,见了伍员,不怕他不来。”  

4、三寸之舌  sān cùn zhī shé

释义:三寸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5、伶牙俐齿  líng yá lì chǐ

释义:伶牙俐齿  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出处: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6、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释义:侃侃而谈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7、俐齿伶牙  lì chǐ líng yá

释义:俐齿伶牙  能说会道

出处: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8、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9、利齿伶牙  lì chǐ líng yā

释义:利齿伶牙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  

10、利齿能牙  lì chǐ néng yá

释义:利齿能牙  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出处: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这妮子使着呵,早妆聋做哑。泼贱才,堪人骂,再休来利齿能牙。”  

11、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12、口角生风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释义:口角生风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这样骂人的时候却是口角生风,不再有‘这个是’的打搅了。”  

13、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释义:口齿伶俐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14、唇枪舌剑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释义: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处: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15、大辩不言  dà biàn bù yán

释义:大辩不言  大辩:善于辩论。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

出处:《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大仁不仁。”  

16、天花乱坠  tiāo huā luàn zhuì

释义:天花乱坠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17、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

释义: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18、娓娓动听  wěi wěi dòng tīng

释义:娓娓动听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出处: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19、娓娓而谈  wěi wěi ér tán

释义:娓娓而谈  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形容健谈。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  

20、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释义: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21、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释义:巧舌如簧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22、应付自如  yìng fù zì rú

释义:应付自如  处理事情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出处:邹韬奋《经历 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23、强嘴硬牙  qiáng zuǐ yìng yá

释义:强嘴硬牙  谓能说善辩。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花永喜娘们,胆大心尖,强嘴硬牙,老花说不过她,干仗总是吃败仗。”  

24、斗唇合舌  dòu chún hé shé

释义: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25、油嘴滑舌  yóu zhuǐ huá shé

释义:油嘴滑舌  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想晁大舍且不敢便叫珍哥竟到任内,要漫漫的油嘴滑舌骗得爹娘允了,方好进去。”  

26、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7、满舌生花  mǎn shé shēng huā

释义:满舌生花  比喻能说会道。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  

28、能言善辩  néng yán shàn biàn

释义:能言善辩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29、能言巧辩  néng yán qiǎo biàn

释义:能言巧辩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30、能言快语  néng yán kuài yǔ

释义:能言快语  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楔子:“欲遣一文武全备能言快语之士,往聘齐国。”  

31、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能说会道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32、能说惯道  néng shuō guàn dào

释义:能说惯道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出处:明 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但熟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33、舌战群儒  shé zhàn qún rú

释义:舌战群儒  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34、览闻辩见  lǎn wén biàn jiàn

释义:览闻辩见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出处: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纪策考》:“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35、谈笑风生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释义:谈笑风生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出处: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36、辩口利辞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出处: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37、辩才无碍  biàn cái wú ài

释义: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38、铜唇铁舌  tóng chún tiě shé

释义:铜唇铁舌  比喻雄辩的口才。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39、心巧嘴乖  xīn qiǎo zuǐ guāi

释义:心巧嘴乖  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惟有那第十个媳妇聪明伶俐,心巧嘴乖,公婆最疼。"  

40、慧心妙舌  huì xīn miào shé

释义:慧心妙舌  资质聪颖,口才犀利。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三:"此公慧心妙舌,坡公后一人而已。"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