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开头的成语有什么(40个)(派开头的成语接龙)

xxmadmin 2024-11-05 15:00:41

派开头的成语有什么(派开头的成语接龙)(40个))

派开头的成语有什么(派开头的成语接龙):拍板定案,俳优畜之,出人意表,徘徊不前,徘徊不定,徘徊歧路,徘徊观望,拉帮结派,拍手叫好,拍手拍脚,拍手称快,拍板成交,拍案叫绝,拍案惊奇,拍案称奇,拍案而起,拍马溜须,排兵布阵,排奡纵横,排山倒峡,排山倒海,排山压卵,排忧解难,排患解纷,排愁破涕,排斥异己,排沙简金,排沙见金,排糠障风,排除万难,排除异己,排难解纷,横拖竖拉,矫揉造作,表里不一,车水马龙,风派人物,龙骧凤矫,排门逐户,排闼直入。

1、拍板定案  pāi bǎn dìng àn

释义:拍板定案  比喻作出决定。

2、俳优畜之  pái yōu xù zhī

释义:俳优畜之  俳优:旧指演戏的人;畜:畜养。当作演戏逗乐来畜养他。指古时皇帝对文人的态度

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俳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3、出人意表  chū rén yì biǎo

释义:出人意表  表:外。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出处:《陈书 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4、徘徊不前  pái huái bù qián

释义:徘徊不前  徘徊:来回地行走。犹豫不决,停步不前。比喻总在一个地点不能前进

出处: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林彪又消极抗令,徘徊不前,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  

5、徘徊不定  pái huái bù dìng

释义:徘徊不定  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

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严浩目前是在十字路口,毫无主意地转游,何去何从徘徊不定。”  

6、徘徊歧路  pái huí qí lù

释义:徘徊歧路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歧路:岔路。在岔道口上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出处: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若或眷恋穷城,徘徊歧路。”  

7、徘徊观望  pái huái guān wàng

释义:徘徊观望  徘徊:来回地行走。形容应该决断时犹豫的样子

出处:孙中山《第二次讨袁宣言》:“至袁氏今日,势已穷蹙,而犹徘徊观望,不肯自归于失败。”  

8、拉帮结派  lā bāng jié pài

释义:拉帮结派  拉:拉拢;结:组织。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出处:《人民日报》1983.2.20:“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怠工、失职渎职;乘机制造思想混乱,拉帮结派,进行非法组织活动……就要严肃处理。”  

9、拍手叫好  pāi shǒu jiào hǎo

释义:拍手叫好  拍着手叫好。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手叫好。”  

10、拍手拍脚  pāi shǒu pāi jiǎo

释义:拍手拍脚  形容人极其喜悦,兴奋时的动作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贾子猷更拍手拍脚的说道:‘……几时才能够到上海去逛一趟,见见什面,才不负此一生呢?’”  

11、拍手称快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释义:拍手称快  拍着手喊痛快。形容人们因正义得到伸张;公愤得到消除时高兴愉快的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12、拍板成交  pāi bǎn chéng jiāo

释义:拍板成交  比喻交易成立或事情达成协议。

13、拍案叫绝  pāi àn jiào jué

释义:拍案叫绝  案:几案;桌子;绝:独一无二。拍桌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出处:唐 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14、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5、拍案称奇  pāi àn chēng qí

释义:拍案称奇  奇:特殊的。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7回:“妙在机关线索,俱于前文布置已定,若读至此处,始为拍案称奇,便非明眼。”  

16、拍案而起  pāi àn ér qǐ

释义:拍案而起  案:几案;桌子。拍着桌子愤然而立。形容极度愤怒。有时也形容对反动势力的不屈服。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17、拍马溜须  pāi mǎ liū xū

释义:拍马溜须  比喻谄媚奉承。

出处:草明《乘风破浪》六:“新社会拍马溜须根本吃不开。”  

18、排兵布阵  pái bīng bù zhèn

释义:排兵布阵  指排列队伍,布设阵势

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  

19、排奡纵横  pái ào zòng héng

释义:排奡纵横  排奡:矫健的样子。指诗文书画笔力矫健奔放,不受约束

出处:《清史稿·髡残传》:“道济排奡纵横,以奔放胜;髡残沉着痛快,以谨严胜。”  

20、排山倒峡  pái shān dǎo xiá

释义:排山倒峡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山峡。形容水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  

21、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释义:排山倒海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22、排山压卵  pái shān yā luǎn

释义:排山压卵  比喻事情极容易成功,毫不费力。

出处:《晋书 列女传 杜有道妻严氏》:“何邓执政,必为玄害,亦由排山压卵,以汤沃雪耳,奈何与之为亲?”  

23、排忧解难  pái yōu jiě nán

释义:排忧解难  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出处: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24、排患解纷  pái huàn jiě fēn

释义:排患解纷  见“排难解纷”。

出处:唐·崔知贤《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明·孙慎行序:“遗形却立,终希独善之资;排患解纷,未洽随时之义。”  

25、排愁破涕  pái chóu pò tì

释义:排愁破涕  排:推开;涕:泪水。排除忧愁,收起泪水。形容变忧愁为欢悦

出处:《周书·王褒传》:“且当视阴数箭,排愁破涕,人生乐耳,忧戚何为!”  

26、排斥异己  pái chì yì jǐ

释义:排斥异己  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人。又作“排除异己。”

出处:《晋书 殷凯传》:“凯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27、排沙简金  pái shā jiǎn jīn

释义:排沙简金  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28、排沙见金  pái shā jiàn jīn

释义:排沙见金  见“排沙简金”。

出处:清·项穆《书法雅言·资学·附评》:“观其纤浓诡厉之态,犹排沙见金耳。”  

29、排糠障风  pái kāng zhàng fēng

释义:排糠障风  扬场而障住风,糠皮排去不了。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救边》:“不一命大将以扫丑虏而州郡稍稍肖役,连连不已。若排糠障风,掏沙壅河。”  

30、排除万难  pái chú wàn nán

释义:排除万难  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31、排除异己  pái chú yì jǐ

释义:排除异己  排挤、清除和自己意见不同或不属于自己集团派系的人。

出处: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十章:“孙峻、孙晽兄弟相继专权,更加残暴,排除异己,淫污宫廷。”  

32、排难解纷  pái nàn jiě fēn

释义:排难解纷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33、横拖竖拉  héng tuō shù lā

释义:横拖竖拉  犹横拖倒拽。

出处: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34、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矫揉造作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35、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36、车水马龙  chē shuǐ mǎ lóng

释义:车水马龙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37、风派人物  fēng pài rén wù

释义:风派人物  指善于迅速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

出处:张洁《沉重的翅膀》:“他们又知不知道他是个见风使舵的风派人物?”  

38、龙骧凤矫  lóng xiāng fèng jiǎo

释义:龙骧凤矫  龙腾凤飞。喻指行动迅猛。

出处:《宋书·武帝纪中》:“公龙骧凤矫咫尺八纮,括囊四海,折冲无外。”  

39、排门逐户  pái mén zhú hù

释义:排门逐户  挨家挨户。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一回:"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由,排门逐户的分派,约齐蝎子,共上民表,要替岳爷申冤。"  

40、排闼直入  pái tà zhí rù

释义:排闼直入  闼:门。推门就进去。指未经敲门得到许可就径直而入。

出处:《史记·樊哙传》:"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