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成语(34个)(形容古人爱读书的成语故事)

xxmadmin 2024-10-26 09:00:53

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成语(形容古人爱读书的成语故事)(34个))

古代名人爱读书的故事成语(形容古人爱读书的成语故事):一寸光阴一寸金,三余读书,三绝韦编,专心致志,人生在世,以夜继日,传为佳话,凿壁借光,凿壁偷光,刺股悬梁,匡衡凿壁,博学多才,囊萤映雪,坚持不懈,如饥似渴,寸金难买寸光阴,年复一年,废寝忘食,建功立业,悬梁刺股,手不释卷,映月读书,映雪囊萤,映雪读书,昼夜不息,牛角书生,牛角挂书,能文能武,闭门谢客,闻鸡起舞,雪窗萤火,韦编三绝,一天到晚,文才武略。

1、一寸光阴一寸金  yī cùn guāng yīn yī cùn jīn

释义: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出处: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三余读书  sān yú dú shū

释义: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3、三绝韦编  sān jué wéi biān

释义:三绝韦编  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出处: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4、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专心致志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5、人生在世  rén shēng zài shì

释义:人生在世  指人生活在世上

出处:南朝·齐·萧嶷《遗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6、以夜继日  yǐ yè jì rì

释义:以夜继日  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出处:《吕氏春秋·先识》:“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7、传为佳话  chuán wéi jiā huà

释义:传为佳话  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出处:《公羊传 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  

8、凿壁借光  záo bì jiè guāng

释义:凿壁借光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9、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释义:凿壁偷光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出处: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0、刺股悬梁  cì gǔ xuán liáng

释义:刺股悬梁  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悬梁:以绳系头;悬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11、匡衡凿壁  kuāng héng záo bì

释义:匡衡凿壁  《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12、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13、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14、坚持不懈  jiān chí bù xiè

释义:坚持不懈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15、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释义: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16、寸金难买寸光阴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

释义: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时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

出处:《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17、年复一年  nián fù yī nián

释义:年复一年  一年又一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18、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9、建功立业  jiàn gōng lì yè

释义:建功立业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出处: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20、悬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 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1、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手不释卷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22、映月读书  yìng yuè dú shū

释义:映月读书  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出处:《南史 江泌传》:“泌少贫,昼日斫屧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23、映雪囊萤  yìng xuě náng yíng

释义:映雪囊萤  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 车胤传》。  

24、映雪读书  yìng xuě dú shū

释义: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出处:《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25、昼夜不息  zhòu yè bù xī

释义:昼夜不息  昼夜:白天和黑夜;息:停止。日夜不停

出处:唐·李世民《废皇太子承乾为庶人诏》:“倡、优之技,昼夜不息,狗马之娱,盘游无度。”  

26、牛角书生  niú jiǎo shū shēng

释义: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出处:《新唐书 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27、牛角挂书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28、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29、闭门谢客  bì mén xiè kè

释义:闭门谢客  指不接待客人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11回:“我从此闭门谢客,永不见人。”  

30、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释义: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1、雪窗萤火  xuě chuāng yíng huǒ

释义:雪窗萤火  同“雪窗萤几”。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32、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33、一天到晚  yì tiān dào wǎn

释义:一天到晚  成天;整天。《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那痢疾又是禁口痢,里急后重,一天到晚都痢不清。”《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为什么他一天到晚,烟只管吃得最勤,却也吃得最省。” 丁西林 《压迫》:“这里一天到晚听不到一点嘈杂的声音。”

34、文才武略  wén cái wǔ lüè

释义:文才武略  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