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嘴长的词语怎么说(16个)(形容嘴巴长相的成语)

xxmadmin 2024-10-24 09:00:30

形容人嘴长的词语怎么说(形容嘴巴长相的成语)(16个))

形容人嘴长的词语怎么说(形容嘴巴长相的成语):得胜葫芦,不置可否,佛口圣心,佛口蛇心,叽里咕噜,尖嘴猴腮,杜口无言,游手好闲,瞪目哆口,缄口不言,能说会道,豁口截舌,闭口不言,闭口无言,骨瘦如柴,目瞠口哆。

1、得胜葫芦  dé shèng hú lu

释义:得胜葫芦  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卖弄他能爱女,有权术,怎禁那得胜葫芦,说到有九千句。"  

2、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3、佛口圣心  fó kǒu shèng xīn

释义:佛口圣心  形容言语温厚,心地慈善

出处: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  

4、佛口蛇心  fó kǒu shé xīn

释义:佛口蛇心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5、叽里咕噜  jī lǐ gū lū

释义:叽里咕噜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不明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忽又听见他们叽里咕噜的说起外国话来,我以为他们请了外国客来了。”  

6、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释义:尖嘴猴腮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7、杜口无言  dù kǒu wú yán

释义:杜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出处:《晋书·吉挹传》:“挹辞气慷慨,志在不辱,杖刃推戈,期之以陨,将吏持守,用不即毙,遂乃杜口无言,绝粒而死。”  

8、游手好闲  yóu shǒu hào xián

释义:游手好闲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9、瞪目哆口  dèng mù chǐ kǒu

释义:瞪目哆口  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 无名氏《帝城花样 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10、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释义:缄口不言  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出处:《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11、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能说会道  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

出处:元 无名氏《渔樵闲话》:“但甜瓜软处偏捏。蜡枪头会道能说。”  

12、豁口截舌  huō kǒu jié shé

释义:豁口截舌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出处: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早该豁口截舌!”  

13、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释义: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14、闭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15、骨瘦如柴  gǔ shòu rú chái

释义:骨瘦如柴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16、目瞠口哆  mù chēng kǒu duō

释义:目瞠口哆  哆:张口的样子。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因惊吓或害怕而发愣。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荆山客邸》:"亟回韩店,径趍卧室内,翻揭席存,无所见而出,面色如墨,目瞠口哆,不复能言。"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