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字的成语大全集(40个)(带口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xxmadmin 2024-10-23 18:00:30

带口字的成语大全集(带口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

带口字的成语大全集(带口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不如归去,冲口而出,冲口而发,出口伤人,出口入耳,出口成章,出言成章,唇焦口燥,垂饵虎口,大相径庭,大胆海口,搬口弄唇,搬口弄舌,爱口识羞,病从口入,病由口入,白费口舌,百口同声,百口莫辩,瞪目哆口,碍口识羞,笔伐口诛,笨口拙舌,聱牙戟口,谗口嗷嗷,谗口嚣嚣,谗口铄金,谗慝之口,赤口毒舌,赤口烧城,赤口白舌,辩口利舌,辩口利辞,闭口不言,闭口不谈,闭口捕舌,闭口无言,闭口结舌,闭口藏舌,唇干口燥。

1、不如归去  bù rú guī qù

释义:不如归去  杜鹃鸟的叫声很象“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催人归去之辞。也表示消极求退。

出处:宋 梅尧臣《杜鹃》诗:“蜀帝何年魄,千春化杜鹃;不如归去语,亦自古来传。”  

2、冲口而出  chōng kǒu ér chū

释义:冲口而出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

出处: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  

3、冲口而发  chōng kǒu ér fā

释义:冲口而发  不加思索地说出口来

出处:明·李贽《焚书·李温陵传》:“滑稽排调,冲口而发,既能解颐,亦可刺骨。”  

4、出口伤人  chū kǒu shāng rén

释义:出口伤人  指用恶言恶语辱骂别人。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赵公明大怒:‘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伤人,欺吾太甚!”  

5、出口入耳  chū kǒu rù ěr

释义:出口入耳  指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于余口,入于尔耳,谁告建也?’”  

6、出口成章  chū kǒu chéng zhāng

释义:出口成章  章:篇章。话出口就能成文章。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也作“出言有章”、“脱口成章”、“出言成章”。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引北魏 崔浩曰:“言出口成章,词不穷竭,若滑稽之吐酒。”  

7、出言成章  chū yán chéng zhāng

释义:出言成章  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8、唇焦口燥  chún jiāo kǒu zào

释义:唇焦口燥  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

出处: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9、垂饵虎口  chuí ěr hǔ kǒu

释义:垂饵虎口  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出处:《文选·司马迁》:“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张铣注:“垂饵,犹送食也。”  

10、大相径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释义:大相径庭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出处: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11、大胆海口  dà dǎn hǎi kǒu

释义:大胆海口  胆:胆量;海口:说大话。大着胆子夸海口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况孤在此城,今已五代,不是大胆海口,孤也颇有个贤名在外。”  

12、搬口弄唇  bān kǒu nòng chún

释义:搬口弄唇  搬:搬弄;弄:卖弄。指说长道短,挑拔是非或卖弄口才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13、搬口弄舌  bān kǒu nòng shé

释义:搬口弄舌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14、爱口识羞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爱口识羞  爱:吝惜。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

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  

15、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释义: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出处: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16、病由口入  bìng yóu kǒu rù

释义:病由口入  见“病从口入”。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17、白费口舌  bái fèi kǒu shé

释义:白费口舌  谈话一无所获

18、百口同声  bǎi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百口同声  大家所说的都一样。

出处: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一回:“时已亭午,小珠跌坐坟下,哭个不住。末后秃头与跟人劝止,大众百口同声,小珠方停了哭,谢了善人村父老,就到秃头家来。”  

19、百口莫辩  bǎi kǒu mò biàn

释义: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出处:清 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大虹村》:“细细幻形以挫辱之耳,然自此百口莫辩矣。”  

20、瞪目哆口  dèng mù chǐ kǒu

释义:瞪目哆口  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 无名氏《帝城花样 春珊传》:“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擎铁如意,瞪目哆口如木鸡。”  

21、碍口识羞  ài kǒu shí xiū

释义:碍口识羞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22、笔伐口诛  bǐ fá kǒu zhū

释义:笔伐口诛  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出处:清 忧患余生《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23、笨口拙舌  bèn kǒu zhuō shé

释义:笨口拙舌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出处: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24、聱牙戟口  áo yá jǐ kǒu

释义:聱牙戟口  聱牙:不顺口。形容文词艰涩,拗口难读

出处:《明史 文苑传三 李攀龙》:“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25、谗口嗷嗷  chán kǒu áo áo

释义:谗口嗷嗷  谗:说别人坏话;嗷嗷:七嘴八舌地诽谤。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别人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无罪无辜,谗口嗷嗷。”  

26、谗口嚣嚣  chán kǒu áo áo

释义:谗口嚣嚣  谗:说别人坏话;嚣嚣:众口谗毁的样子。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人

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27、谗口铄金  chán kǒu shuò jīn

释义:谗口铄金  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

出处: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口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28、谗慝之口  chán tè zhī kǒu

释义:谗慝之口  谗:说别人坏话;慝:邪恶。进谗言的恶人的嘴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29、赤口毒舌  chì kǒu dú shé

释义:赤口毒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30、赤口烧城  chì kǒu shāo chéng

释义:赤口烧城  赤舌:指谗言。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出处:明·杨慎《后蚊赋》:“谮有国兮,赤口烧城;烦言喷兮,积毁销骨。”  

31、赤口白舌  chì kǒu bái shé

释义:赤口白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32、辩口利舌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辩口利舌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处:汉 王充《论衡 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33、辩口利辞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辩口利辞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

出处: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34、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释义: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35、闭口不谈  bì kǒu bù tán

释义:闭口不谈  紧闭着嘴不说话或谈论秘密

出处:沈从文《边城》:“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且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故一到这件事便闭口不谈。”  

36、闭口捕舌  bì kǒu bǔ shé

释义:闭口捕舌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出处:《晋书 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37、闭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38、闭口结舌  bì kǒu jié shé

释义:闭口结舌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出处:《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39、闭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释义: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40、唇干口燥  chún gān kǒu zào

释义:唇干口燥  形容说话过多而出现口干舌燥的现象。

出处:《古乐府·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