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恍恍惚惚的词语(40个)(形容恍惚之间的成语)

xxmadmin 2024-10-21 09:00:56

形容恍恍惚惚的词语(形容恍惚之间的成语)(40个))

形容恍恍惚惚的词语(形容恍惚之间的成语):不可捉摸,不明不暗,不明真相,不皦不昧,五里雾中,倒三颠四,失魂荡魄,如堕五里雾中,心神不宁,心神不定,心神恍惚,忽忽不乐,恍恍惚惚,恍然若失,梦想颠倒,梦魂颠倒,神志不清,神思恍惚,神摇魂荡,神智不清,神迷意夺,神魂摇荡,神魂荡扬,神魂颠倒,神魂飘荡,神魂飞越,精神恍惚,糊里糊涂,茫然若失,莫名其妙,迷离恍惚,颠三倒四,飞蓬随风,魂不守宅,魂不守舍,魂颠梦倒,颠倒错乱,心神不安,梦寐颠倒,蓬心蒿目。

1、不可捉摸  bù kě zhuō mō

释义:不可捉摸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

出处: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2、不明不暗  bù míng bù àn

释义:不明不暗  明:明亮;暗:昏暗。事实真像被歪曲而不清楚。指不怎么明显,也不怎么秘密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3、不明真相  bù míng zhēn xiàng

释义:不明真相  明:了解清楚;真相:本来面目。不明白事情的本来面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4、不皦不昧  bù jiǎo bù mèi

释义:不皦不昧  皦:清白、清晰;昧:糊涂。形容恍恍忽忽,难以捉摸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5、五里雾中  wǔ lǐ wù zhōng

释义:五里雾中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6、倒三颠四  dǎo sān diān sì

释义:倒三颠四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7、失魂荡魄  shī hún dàng pò

释义:失魂荡魄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严蕊]乃是个绝色的女子。一应琴、棋、书、画、歌舞、管弦之类,无所不通……所以人见了的,没一个不失魂荡魄在他身上。”  

8、如堕五里雾中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释义:如堕五里雾中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9、心神不宁  xīn shén bù níng

释义:心神不宁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10、心神不定  xīn shén bù dìng

释义: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11、心神恍惚  xīn shén huǎng hū

释义:心神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形容精神不集中或神志不清楚。

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1卷:“唯荒诞是务,不接宾友,恶见于人,时多恚怒,心神恍惚。”  

12、忽忽不乐  hū hū bù lè

释义:忽忽不乐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史记 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13、恍恍惚惚  huǎng huǎng hū hū

释义:恍恍惚惚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出处:唐·赵蕤《反经·知人》:“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  

14、恍然若失  huǎng rán ruò shī

释义:恍然若失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宁,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9回:“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恍然若失,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  

15、梦想颠倒  mèng xiǎng diān dǎo

释义:梦想颠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出处:《西游补》第一回:“卷做一团,塞在猪八戒耳朵里,口里乱嚷道:‘悟能,休得梦想颠倒。’”  

16、梦魂颠倒  mèng hún diān dǎo

释义:梦魂颠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17、神志不清  shén zhì bù qīng

释义:神志不清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18、神思恍惚  shén sī huǎng hū

释义:神思恍惚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出处: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19、神摇魂荡  shén yáo hún dàng

释义:神摇魂荡  摇:摇动;荡:飘荡。心神恍惚,难以把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9回:“喜得公孙乾和异人目乱心迷,神摇魂荡,口中赞叹不已。”  

20、神智不清  shén zhì bù qīng

释义:神智不清  神智:意识。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他遍体鳞伤,呼吸微弱,神智不清,不吃不喝,只等着死了!”  

21、神迷意夺  shén mí yì duó

释义:神迷意夺  谓精神迷乱,情思恍惚。

出处:唐·裴铏《传奇·昆仑奴》:“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恍然凝思,日不暇食。”  

22、神魂摇荡  shén hún yáo dàng

释义:神魂摇荡  形容心神恍惚,难以把握。亦作“神摇魂荡”、“神魂荡扬”、“神魂飘荡”。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沈将仕看见李三情状,一发神魂摇荡。”  

23、神魂荡扬  shén hún dàng yáng

释义:神魂荡扬  荡:摇动;扬:飞起。形容精神飘忽不定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一卷:“添香侍者似风狂,执磐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者黎神魂荡扬,不顾那本师和尚,聒起那法堂。”  

24、神魂颠倒  shén hún diān dǎo

释义:神魂颠倒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  

25、神魂飘荡  shén hún piāo dàng

释义:神魂飘荡  形容精神飘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抬头看时,不觉神魂飘荡,一会儿不知南北,昏昏惨惨,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  

26、神魂飞越  shén hún fēi yuè

释义:神魂飞越  形容写作时想象力肆意驰骋。

出处:宋·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涕泗纵横,乱于縻绠,神魂飞越,若在烟霄。”  

27、精神恍惚  jīng shén huǎng hū

释义:精神恍惚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28、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29、茫然若失  máng rán ruò shī

释义:茫然若失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若有所失的样子。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30、莫名其妙  mò míng qí miào

释义:莫名其妙  莫:没有什么人;名:表达;说出。没有人能够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不合常理。

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31、迷离恍惚  mí lí huǎng hū

释义:迷离恍惚  模糊闪烁;分辨不清;似有若无。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一半却迷离惝恍,摇曳着桐叶的黑影。”  

32、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33、飞蓬随风  fēi péng suí fēng

释义:飞蓬随风  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出处:《后汉书·明帝纪》:“飞蓬随风,微子所叹。”  

34、魂不守宅  hún bù shǒu zhái

释义:魂不守宅  见“魂不守舍”。

出处:三国·魏·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35、魂不守舍  hún bù shǒu shè

释义:魂不守舍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36、魂颠梦倒  hún diān mèng dǎo

释义:魂颠梦倒  犹言神魂颠倒。

出处: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37、颠倒错乱  diān dǎo cuò luàn

释义:颠倒错乱  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玄析之为三,颠倒错乱,皆率胸臆,曾无典据,何足可凭。"  

38、心神不安  xīn shén bù ān

释义:心神不安  安: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若做了皇帝,就要留头长发,黄昏不睡,五鼓不眠,听有边报,心神不安;见有灾荒,忧愁无奈。"  

39、梦寐颠倒  mèng mèi diān dǎo

释义:梦寐颠倒  梦寐:睡梦;颠倒:错乱。指人由于思念情切,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出处:唐·戴孚《广异记》:"公主女夜梦一人,被发流血,谓曰:‘温州将乱,宜速去之。不然,必将受祸。’及觉,说其事,公主云:‘梦想颠倒,复何足信。’"  

40、蓬心蒿目  péng xīn hāo mù

释义:蓬心蒿目  心似飞蓬随风乱舞,眼若蒿烟迷矇恍惚。形容内心没有主见,现眼迷惑不清。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