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着急期盼的成语(32个)(形容心情期待的急迫的成语)

xxmadmin 2024-10-17 15:01:21

形容着急期盼的成语(形容心情期待的急迫的成语)(32个))

形容着急期盼的成语(形容心情期待的急迫的成语):五内如焚,凤狂龙躁,十万火急,坐立不安,坐而待旦,夺眶而出,寒毛卓竖,巴巴劫劫,心如火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心潮澎湃,心焦如焚,忧心如捣,忧心如焚,忧心忡忡,忧心悄悄,急不择言,急如风火,急急忙忙,挖耳当招,捏一把汗,望门投止,火烧眉毛,燃眉之急,缓急相济,茶饭无心,迫不及待,迫于眉睫,迫在眉睫,饥不择食,焦虑不安。

1、五内如焚  wǔ nèi rú fén

释义:五内如焚  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2、凤狂龙躁  fèng kuáng lóng zào

释义:凤狂龙躁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出处:唐·韩偓《喜凉》诗:“炉炭烧人百疾生,凤狂龙躁减心情。”  

3、十万火急  shí wàn huǒ jí

释义:十万火急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4、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释义:坐立不安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5、坐而待旦  zuò ér dài dàn

释义: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出处:《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6、夺眶而出  duó kuàng ér chū

释义:夺眶而出  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

出处:茅盾《子夜》六:“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掉在他的手上。”  

7、寒毛卓竖  hán máo zhuó shù

释义: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出处:《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见者寒毛卓竖,舍利佛独自安然。”  

8、巴巴劫劫  bā bā jié jié

释义: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出处:元 狄君厚《介子推》第四折:“道他巴巴劫劫背着主公,破破碌碌践红尘。”  

9、心如火焚  xīn rú huǒ fén

释义:心如火焚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10、心急如焚  xīn jí rú fén

释义: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11、心急火燎  xīn jí huǒ liáo

释义:心急火燎  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12、心潮澎湃  xīn cháo péng pài

释义:心潮澎湃  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出处: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13、心焦如焚  xīn jiāo rú fén

释义: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出处:叶圣陶《线下·游泳》:“田先生本已心焦如焚,听见了这些话,也不问是谁,严正地呵斥道:‘人家危险的时候,你们还说这样的冷话!’”  

14、忧心如捣  yōu xīn rú dǎo

释义:忧心如捣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诗经 小雅 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15、忧心如焚  yōu xīn rú fén

释义:忧心如焚  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16、忧心忡忡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释义:忧心忡忡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7、忧心悄悄  yōu xīn qiāo qiāo

释义:忧心悄悄  忧虑不安貌。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18、急不择言  jí bù zé yán

释义:急不择言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出处:鲁迅《华盖集 忽然想到》:“‘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19、急如风火  jí rú fēng huǒ

释义:急如风火  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出处:《西游补》第九回:“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20、急急忙忙  jí jí máng máng

释义:急急忙忙  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且说鲁达自离了渭州,东逃西奔,急急忙忙。”  

21、挖耳当招  wā ěr dāng zhāo

释义:挖耳当招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  

22、捏一把汗  niē yī bǎ hàn

释义: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23、望门投止  wàng mén tóu zhǐ

释义:望门投止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张俭》:“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24、火烧眉毛  huǒ shāo méi mɑo

释义:火烧眉毛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25、燃眉之急  rán méi zhī jí

释义:燃眉之急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26、缓急相济  huǎn jí xiāng jì

释义:缓急相济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朋友本来有通财之义,何况我们世交,这缓急相济,理是平常的事了。”  

27、茶饭无心  chá fàn wú xīn

释义:茶饭无心  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28、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29、迫于眉睫  pò yú méi jié

释义:迫于眉睫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急迫。

出处:梁启超《论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得失》第五章:“于新法典编纂之必要迫于眉睫。”  

30、迫在眉睫  pò zài méi jié

释义:迫在眉睫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31、饥不择食  jī bù zé shí

释义:饥不择食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32、焦虑不安  jiao lv bu an

释义:焦虑不安  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