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40个)(包含险字的成语_包含险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4-10-13 18:00:03

险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包含险字的成语_包含险字的四字词语)(40个))

险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包含险字的成语_包含险字的四字词语):万险千艰,负嵎依险,不避艰险,乘险抵巇,冒险主义,凭险作守,出夷入险,化险为夷,千难万险,地远山险,居心险恶,履险如夷,履险若夷,履险蹈危,山高水险,挺而走险,挺鹿走险,暗礁险滩,津关险塞,涉危履险,艰难险阻,行险侥幸,视险如夷,视险若夷,负险不宾,负险不臣,赴险如夷,通险畅机,铤而走险,铤鹿走险,长江天险,险象环生,险遭不测,险阻艰难,险陂倾侧,履险蹈难,履险犯难,乘高居险,山高路险,行险徼幸。

1、万险千艰  wàn xiǎn qiān jiān

释义:万险千艰  形容困难危险极多。

出处:宋·郑侠《西塘文集·出御史台》:"万险千艰六出身,如今也得避嚣尘。须知从此寒原上,有个行歌拾穗人。"  

2、负嵎依险  fù yú yī xiǎn

释义:负嵎依险  负、依:依靠,凭借;嵎:山弯;阻:险阻地带。指作战时占据有利地形。

出处:汉·马融《广成颂》:"负隅依阻,莫敢婴御。"  

3、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

释义: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4、乘险抵巇  chéng xiǎn dǐ yōu

释义:乘险抵巇  冒险钻空子。

出处:《新唐书·刘栖楚传》:“然其性诡激,敢为怪行,乘险抵巇,若无顾藉。‘  

5、冒险主义  mào xiǎn zhǔ yì

释义:冒险主义  靠投机取巧冒险行事的一种行为方式

出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6、凭险作守  píng xiǎn zuò shǒu

释义:凭险作守  凭:靠着。凭依地势险要而坚守

出处:《南史·梁武帝纪·封梁公策》:“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7、出夷入险  chū yí rù xiǎn

释义:出夷入险  出入于安危之中。

出处:宋·叶適《故运副龙图侍郎孟公墓志铭》:“由此更践内外,出夷入险,择而守中,劳而有成,干方举德,而莫有助之者也。”  

8、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化险为夷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9、千难万险  qiān nán wàn xiǎn

释义:千难万险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出处: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10、地远山险  dì yuǎn shān xiǎn

释义:地远山险  险:险阻。地处边远,山势险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  

11、居心险恶  jū xīn xiǎn è

释义:居心险恶  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

12、履险如夷  lǚ xiǎn rú yí

释义:履险如夷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13、履险若夷  lǚ xiǎn ruò yí

释义:履险若夷  见“履险如夷”。

出处:《晋书·姚苌载记》:“董率大众,履险若夷,上下咸允,人尽死力。”  

14、履险蹈危  lǚ xiǎn dǎo wēi

释义:履险蹈危  谓经历危险。

出处:《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15、山高水险  shān gāo shuǐ xiǎn

释义:山高水险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16、挺而走险  tǐng ér zǒu xiǎn

释义:挺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17、挺鹿走险  tǐng lù zǒu xiǎn

释义:挺鹿走险  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

出处:语出《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18、暗礁险滩  àn jiāo xiǎn tān

释义:暗礁险滩  暗礁:隐没在水中的岩石;险滩:水流湍急的地方。比喻隐藏的祸患和危险

19、津关险塞  jīn guān xiǎn sài

释义:津关险塞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出处:《史记 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20、涉危履险  shè wēi lǚ xiǎn

释义:涉危履险  涉:经历;履:踩踏。身涉危难,经历险阻。形容闯过重重困难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21、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

释义:艰难险阻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2、行险侥幸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释义:行险侥幸  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23、视险如夷  shì xiǎn rú yí

释义:视险如夷  夷:平坦。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24、视险若夷  shì xiǎn ruò yí

释义:视险若夷  见“视险如夷”。

出处:三国·魏·吴质《与文帝书》:“虽云幽深,视险若夷。”  

25、负险不宾  fù xiǎn bù bīn

释义:负险不宾  犹言负固不服。

出处:《晋书·陶璜传》:“夷帅范熊世为逋寇,自称为王,数攻百姓;且连接扶南,种类猥多,朋党相倚,负险不宾。”  

26、负险不臣  fù xiǎn bù chén

释义:负险不臣  犹言负固不服。

出处:《明史·林润传》:“龙文卜筑深山,乘轩衣蟒,有负险不臣之心。”  

27、赴险如夷  fù xiǎn rú yí

释义:赴险如夷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出处:《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28、通险畅机  tōng xiǎn chàng jī

释义:通险畅机  使险要之地畅通无阻。

出处:郑观应《上晋抚胡蕲生中丞条陈》:“今欲通险畅机,诚非火车铁路不为功。”  

29、铤而走险  tǐng ér zǒu xiǎn

释义:铤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铤:快跑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地。

出处:《左传 文公十七年》:“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30、铤鹿走险  dìng lù zǒu xiǎn

释义:铤鹿走险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

出处:《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档案》:“诚恐川人骤见兵威,妄思自卫,铤鹿走险,风鹤皆惊。”  

31、长江天险  cháng jiāng tiān xiǎn

释义:长江天险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南阳密迩中原,易以号召四方;又有长江天险,可以固守。”  

32、险象环生  xiǎn xiàng huán shēng

释义:险象环生  险:危险。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33、险遭不测  xiǎn zāo bù cè

释义:险遭不测  形容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出了性命

34、险阻艰难  xiǎn zǔ jiān nán

释义:险阻艰难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出处:《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35、险陂倾侧  xiǎn bēi qīng cè

释义:险陂倾侧  险陂:邪恶不正;倾侧:倾斜。指邪恶不正的行为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成相》:“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36、履险蹈难  lǚ xiǎn dǎo nàn

释义:履险蹈难  履:行走;蹈:踩、踏。指走险路,过难关。比喻冒险前进,历尽艰辛。

出处:宋·欧阳修《画坊斋记》:"周易之象,至于履险蹈难,必曰涉川。"  

37、履险犯难  lǚ xiǎn fàn nán

释义:履险犯难  履:行走;犯:不顾。比喻冒着生命危险,迎着困难去干。

出处:《清史稿·沈棣辉》:"廉州、浔州、广州三战,皆履险犯难,卒得大捷,尤为时称云。"  

38、乘高居险  chéng gāo jū xiǎn

释义:乘高居险  居:占据。占据高峻、险要的地势。

出处:《草庐经略·守险》:"倘若交锋,不宜浪战,须乘高居险,出奇匿伏。"  

39、山高路险  shān gāo lù xiǎn

释义:山高路险  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40、行险徼幸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释义:行险徼幸  指冒险行事以求利。

出处: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