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回答问题精准的成语(40个)(形容回答问题机智的成语)

xxmadmin 2024-10-12 12:01:22

形容回答问题精准的成语(形容回答问题机智的成语)(40个))

形容回答问题精准的成语(形容回答问题机智的成语):七窍玲珑,不羁之才,从容不迫,全能全智,其应若响,冰雪聪明,博学多才,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大智大勇,大智若愚,察察而明,对答如流,惊才绝艳,慧心巧思,才华横溢,才华盖世,才识过人,才貌双绝,才高八斗,旷世奇才,明察秋毫,明若观火,明辨是非,机变如神,极智穷思,济世之才,盖世之才,神机妙算,神而明之,绝顶聪明,耳听八方,聪明伶俐,识明智审,辩才无碍,风流才子,高明远识,神奇莫测,才华超众,聪明绝顶。

1、七窍玲珑  qī qiào líng lóng

释义:七窍玲珑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出处:老舍《赵子曰》:“鹰鼻、狗眼、猪嘴,加上一颗鲜红多血、七窍玲珑的人心,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  

2、不羁之才  bù jī zhī cái

释义:不羁之才  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3、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4、全能全智  quán néng quán zhì

释义:全能全智  见“全智全能”。

出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它是‘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全能全智。”  

5、其应若响  qí yìng ruò xiǎng

释义:其应若响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6、冰雪聪明  bīng xuě cōng míng

释义:冰雪聪明  比喻人聪明非凡。

出处:唐 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坐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7、博学多才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博学多才  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 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8、名不虚传  míng bù xū chuán

释义:名不虚传  虚:不真实。传出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9、名副其实  míng fù qí shí

释义: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10、大智大勇  dà zhì dà yǒng

释义:大智大勇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11、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释义: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2、察察而明  chá chá ér míng

释义:察察而明  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而自以为明察。《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没没而闇,勿察察而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

出处:《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13、对答如流  duì dá rú liú

释义:对答如流  回答问话像流水一样流畅迅速。形容对问话的内容熟悉;反应敏捷;口才极好。

出处:唐 黄滔《龟洋灵感禅院东塔和尚碑》:“和尚盖行高而言寡,是日对答如流。”  

14、惊才绝艳  jīng cái jué yàn

释义:惊才绝艳  见“惊才绝艳”。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15、慧心巧思  huì xīn qiǎo sī

释义:慧心巧思  聪明的心地,精巧的构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种技艺精巧,别出心裁。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炀帝与萧后看了一会,说道:‘妃子慧心巧思,可谓出神入化矣!’”  

16、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17、才华盖世  cái huá gài shì

释义:才华盖世  盖:覆盖。才能很高;远远超出当代的人。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18、才识过人  cái shí guò rén

释义:才识过人  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出处:元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19、才貌双绝  cái mào shuāng jué

释义:才貌双绝  才学相貌都好。同“才貌双全”。

出处: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五回:“久闻足下大名,果然才貌双绝。”  

20、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释义:才高八斗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21、旷世奇才  kuàng shì qí cái

释义:旷世奇才  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出处:明 屠隆《彩毫记 祖饯都门》:“李公旷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22、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3、明若观火  míng ruò guān huǒ

释义:明若观火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出处:《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24、明辨是非  míng biàn shì fēi

释义: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出处: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某窃位于此,不能明辨是非,默默苟且,负抱愧耻,何可胜言。”  

25、机变如神  jī biàn rú shén

释义:机变如神  机变:机智、权变。机智权变,神奇莫测。

出处:宋 陆游《南唐书 宋齐丘传论》:“世言江南精兵十万,而长江天堑,可当十万;国老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  

26、极智穷思  jí zhì qióng sī

释义:极智穷思  竭尽才智和思虑。

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策四》:“圣人所极智穷思而以为无奇者,乃就十数肉食之人而询焉,采焉……则亦徒见其劳民伤财而已矣。”  

27、济世之才  jì shì zhī cái

释义:济世之才  济:救。具有拯救时世的才能。形容极有政治才能。

出处:唐 杜甫《奉待严大夫》诗:“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  

28、盖世之才  gài shì zhī cái

释义:盖世之才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出处: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29、神机妙算  shén jī miào suàn

释义:神机妙算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出处:宋 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30、神而明之  shén ér míng zhī

释义: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出处:《周易 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31、绝顶聪明  jué dǐng cōng míng

释义:绝顶聪明  绝顶:极端。形容异常聪明。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35回:“他是绝顶聪明之人,一说便会,一会便已记得。”  

32、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释义:耳听八方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33、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34、识明智审  shí míng zhì shěn

释义:识明智审  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出处:宋·张琰《序》:“且夫识明智审,则虑事精而信道焉。”  

35、辩才无碍  biàn cái wú ài

释义: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大乘起信论》:“或令人知宿命过去之事,亦知未来之事,得他心智,辩才无碍。”  

36、风流才子  fēng liú cái zǐ

释义:风流才子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出处: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37、高明远识  gāo míng yuǎn shí

释义:高明远识  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

出处:宋·钱世昭《钱氏私志·蔡鲁公》:“公高明远识,洞鉴古今,知国家之事,必至于斯乎?”  

38、神奇莫测  shén qí mò cè

释义:神奇莫测  莫测:不能揣测、估量。形容奇妙到极点。

出处:这个汪士荣年方四十,莫慧明断,~,策反了王辅臣与孙延龄的两次大功。 ★三月夫《吴三桂》二十四  

39、才华超众  cái huá chāo zhòng

释义:才华超众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40、聪明绝顶  cōng míng jué dǐng

释义:聪明绝顶  聪明:聪敏有智慧;绝:冠绝。形容极其聪明,无人能比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五回:"他本是夙根极好、聪明绝顶的人,当时都已领会。"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