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厉的词语(40个)(形容厉的成语有哪些)

xxmadmin 2024-10-08 12:01:58

关于厉的词语(形容厉的成语有哪些)(40个))

关于厉的词语(形容厉的成语有哪些):兼功自厉,励兵秣马,即温听厉,厉兵秣马,厉兵粟马,厉精图治,厉精更始,厉精求治,厉行节约,变贪厉薄,和颜悦色,声张势厉,声色俱厉,夕惕若厉,巧言令色,悬为厉禁,披坚执锐,救时厉俗,晨兢夕厉,深厉浅揭,激贪厉俗,疾言厉色,疾言遽色,盛食厉兵,盱衡厉色,矫尾厉角,砺戈秣马,磨砥刻厉,练兵秣马,色厉内荏,色厉胆薄,训兵秣马,踔厉风发,蹈厉之志,选士厉兵,铺张扬厉,雷厉风行,厉志贞亮,亢厉为能,磨砻底厉。

1、兼功自厉  jiān gōng zì lì

释义:兼功自厉  兼:加倍;功:功夫;厉:同“励”,劝勉。指做事加倍努力,并自我劝勉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丹传》:“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2、励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释义:励兵秣马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3、即温听厉  jí wēn tīng lì

释义:即温听厉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出处:《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4、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释义:厉兵秣马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5、厉兵粟马  lì bīng sù mǎ

释义:厉兵粟马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出处:《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6、厉精图治  lì jīng tú zhì

释义:厉精图治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7、厉精更始  lì jīng gēng shǐ

释义:厉精更始  厉:振作,奋勉;更始:除旧布新。振奋精神,进行革新。

出处:《汉书 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8、厉精求治  lì jīng qiú zhì

释义:厉精求治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新唐书·魏知古等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悼。”  

9、厉行节约  lì xíng jié yuē

释义:厉行节约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10、变贪厉薄  biǎn tān lì bó

释义:变贪厉薄  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出处:《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 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11、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释义: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 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  

12、声张势厉  shēng zhāng shì lì

释义:声张势厉  张:伸张,扩张;厉:猛烈。指声势烜赫

出处:清·曾国藩《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是时何坤柄国,声张势厉,家奴称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13、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14、夕惕若厉  xī tì ruò lì

释义:夕惕若厉  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出处:《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15、巧言令色  qiǎo yán lìng sè

释义:巧言令色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16、悬为厉禁  xuán wéi lì jìn

释义:悬为厉禁  悬:公开揭示;厉禁:严厉禁止。公开严厉地加以禁止

出处:清·陆士谔《续孽海花》第42回:“本朝自康熙以来,因为明朝的东林党及几社、复社都是士大夫的不安分,所以悬为厉禁。”  

17、披坚执锐  pī jiān zhí ruì

释义:披坚执锐  披:穿戴;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装或身先士卒之意。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18、救时厉俗  jiù shí lì sú

释义:救时厉俗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出处: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19、晨兢夕厉  chén jīng xī lì

释义:晨兢夕厉  谓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20、深厉浅揭  shēn lì qiǎn qì

释义:深厉浅揭  厉:连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意思是涉浅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没有用,只得连衣服下水。比喻处理问题要因地制宜。

出处:《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  

21、激贪厉俗  jī tān lì sú

释义:激贪厉俗  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出处:《梁书·萧颖达传》:“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22、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释义: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23、疾言遽色  jí yán jù sè

释义:疾言遽色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24、盛食厉兵  shèng shí lì bīng

释义:盛食厉兵  吃饱饭,磨快兵器。比喻做好战斗准备。

出处:《商君书·兵守》:“壮男之军,使励食厉兵,陈而待敌。”  

25、盱衡厉色  xū héng lì sè

释义:盱衡厉色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26、矫尾厉角  jiǎo wěi lì jiǎo

释义:矫尾厉角  形容逞强好胜、趾高气扬的模样。矫尾,翘尾巴。厉角,磨头角。

出处:清 钱谦益《冯巳苍诗序》:“宾筵客座,辩论锋起,援古证今,矫尾厉角,自以为冯氏一家之学,论者无以难也。”  

27、砺戈秣马  lì gē mò mǎ

释义:砺戈秣马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旧唐书·刘仁轨传》:“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28、磨砥刻厉  mó dǐ kè lì

释义:磨砥刻厉  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出处:明·李东阳《成斋记》:“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  

29、练兵秣马  liàn bīng mò mǎ

释义:练兵秣马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30、色厉内荏  sè lì nèi rěn

释义:色厉内荏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31、色厉胆薄  sè lì dǎn bó

释义:色厉胆薄  色:神色。厉:严厉、凶猛。薄:脆弱。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2、训兵秣马  xùn bīng mò mǎ

释义:训兵秣马  兵:士兵;秣:喂养。练好士兵,喂饱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

出处:《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马,唯思竭力。”  

33、踔厉风发  chuō lì fēng fā

释义:踔厉风发  踔厉:精神振奋,言论纵横;风发:象刮风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34、蹈厉之志  dǎo lì zhī zhì

释义:蹈厉之志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出处: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35、选士厉兵  xuǎn shì lì bīng

释义:选士厉兵  士:军士;厉:磨;兵:武器。挑选士兵,磨利武器。指做好战前准备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孟秋纪》:“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36、铺张扬厉  pū zhāng yáng lì

释义:铺张扬厉  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出处: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37、雷厉风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释义:雷厉风行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38、厉志贞亮  lì zhì zhēn liàng

释义:厉志贞亮  厉志:激励心志。志行坚贞,品德高尚。

出处:《晋书·周访传》:"虓厉志贞亮,无愧古烈。"  

39、亢厉为能  kàng lì wéi néng

释义:亢厉为能  亢厉:极为严厉;能:才能。以严酷作为自己的才能。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简文帝》:"擅利淫刑之守,亢厉以为能。"  

40、磨砻底厉  mó lóng dǐ lì

释义:磨砻底厉  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砺锻炼。同“磨砻砥砺”。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