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童字的成语(40个)(包含童字的成语_包含童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4-10-07 21:00:57

含有童字的成语(包含童字的成语_包含童字的四字词语)(40个))

含有童字的成语(包含童字的成语_包含童字的四字词语):白首黄童,尺豁头童,三尺童子,二童一马,五尺之童,五尺童子,儿童之见,儿童走卒,却老还童,反老成童,反老还童,头童齿豁,山童石烂,牛童马走,犹有童心,狎雉驯童,玉女金童,瘦童羸马,白叟黄童,童叟无欺,童子何知,童山濯濯,童心未泯,童牛角马,童男童女,童言无忌,童颜鹤发,返老归童,返老还童,金童玉女,騃童钝夫,鹤发童颜,黄童白叟,黄童白颠,黄童皓首,齿豁头童,上清童子,三尺童蒙,三尺童儿,五尺微童。

1、白首黄童  bái shǒu háng tóng

释义:白首黄童  白首:老人;黄童:儿童。指老老少少。

出处: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熹噎欧。"  

2、尺豁头童  chǐ huò tóu tóng

释义:尺豁头童  豁:缺口;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3、三尺童子  sān chǐ tóng zǐ

释义:三尺童子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出处:《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4、二童一马  èr tóng yī mǎ

释义:二童一马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  

5、五尺之童  wǔ chǐ zhī tóng

释义:五尺之童  亦作“五尺之僮”。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出处:《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6、五尺童子  wǔ chǐ tóng zǐ

释义:五尺童子  同“五尺之童”。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7、儿童之见  ér tóng zhī jiàn

释义:儿童之见  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

出处: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  

8、儿童走卒  ér tóng zǒu zú

释义:儿童走卒  走卒:差役。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

出处:宋 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9、却老还童  què lǎo hái tóng

释义:却老还童  返老还童。

出处:清·黄钧宰《金壶遁墨·候仙》:“摄神御气,救护命宝,可以却老还童。”  

10、反老成童  fǎn lǎo chéng tóng

释义:反老成童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旧唐书·王守澄传》:“服一刀圭,可愈痿弱重膇之疾,复能反老成童。”  

11、反老还童  fǎn lǎo huán tóng

释义:反老还童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12、头童齿豁  tóu tóng chǐ huò

释义:头童齿豁  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13、山童石烂  shān tóng shí làn

释义:山童石烂  谓山无草木,石头腐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出处:宋·刘昌诗《芦浦笔记·欢会誓》:“山童石烂,言则可诞;山崇石坚,此言不愆。”  

14、牛童马走  niú tóng mǎ zǒu

释义: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出处: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15、犹有童心  yóu yǒu tóng xīn

释义:犹有童心  还有儿童的心态。指年龄虽然大了,仍有像儿童一样单纯的心态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  

16、狎雉驯童  xiá zhì xùn tóng

释义:狎雉驯童  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后因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出处: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  

17、玉女金童  yù nǚ jīn tóng

释义:玉女金童  道教语,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18、瘦童羸马  shòu tóng léi mǎ

释义:瘦童羸马  羸:瘦弱。体弱的儿童,瘦弱的马匹。比喻力量单薄

出处:《南齐书·伍乔传》:“诗词寒苦,每有瘦童羸马之叹。”  

19、白叟黄童  bái sǒu huáng tóng

释义:白叟黄童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出处: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20、童叟无欺  tóng sǒu wú qī

释义:童叟无欺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21、童子何知  tóng zǐ hé zhī

释义:童子何知  童子:小孩子。小孩子懂得什么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22、童山濯濯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释义:童山濯濯  没有树木,光秃秃的山。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其山之性也。”  

23、童心未泯  tóng xīn wèi mǐn

释义:童心未泯  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出处:宋·陆游《园中作》:“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儿竹马嘻。”  

24、童牛角马  tóng niú jiǎo mǎ

释义:童牛角马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出处:汉 扬雄《太玄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测曰,童牛角马,变天常也。”  

25、童男童女  tóng nán tóng nǚ

释义:童男童女  未婚的少男少女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26、童言无忌  tóng yán wú jì

释义:童言无忌  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可笑

出处:巴金《家》:“老太爷因为觉群在堂屋里说了不吉利的话,便写了‘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红纸条,拿出来贴在门柱上。”  

27、童颜鹤发  tóng yán hè fà

释义:童颜鹤发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28、返老归童  fǎn lǎo guī tóng

释义:返老归童  见“返老还童”。

出处:《云笈七签》卷六九:“第二返砂,服之一两,即体和神清,返老归童。”  

29、返老还童  fǎn lǎo huán tóng

释义:返老还童  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出处:《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30、金童玉女  jīn tóng yù nǚ

释义:金童玉女  传说中服侍仙人;生有慧根的童男童女。泛指稚气无邪的男、女孩童。

出处: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31、騃童钝夫  ái tóng dùn fū

释义:騃童钝夫  指愚昧笨拙的人。

出处:清 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批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32、鹤发童颜  hè fà tóng yán

释义:鹤发童颜  鹤发:白白的头发;童颜:红红的面色。满头白发;面色像孩童一样红润。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出处:唐 田颖《玉山堂诗文集 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33、黄童白叟  huáng tóng bái sǒu

释义:黄童白叟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出处: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34、黄童白颠  huáng tóng bái diān

释义:黄童白颠  见“黄童白叟”。

出处: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35、黄童皓首  huáng tóng hào shǒu

释义:黄童皓首  见“黄童白叟”。

出处: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36、齿豁头童  chǐ huō tóu tóng

释义:齿豁头童  齿缺发秃。指老态。

出处:宋·陈师道《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37、上清童子  shàng qīng tóng zǐ

释义:上清童子  钱的别名。

出处:唐·郑还古《博异志》:"贞观中岑文本于山顶避暑,有叩门云:上清童子。岑问曰:衣服皆轻细,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铢服。"  

38、三尺童蒙  sān chǐ tóng méng

释义:三尺童蒙  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出处: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39、三尺童儿  sān chǐ tóng ér

释义:三尺童儿  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出处:唐·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40、五尺微童  wǔ chǐ wēi tóng

释义:五尺微童  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