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海的成语大全(40个)(有关大海的成语有哪些)

xxmadmin 2024-10-04 12:01:54

关于大海的成语大全(有关大海的成语有哪些)(40个))

关于大海的成语大全(有关大海的成语有哪些):如山似海,人山人海,人心所向,刀山火海,四海为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升平,四海承风,四海鼎沸,回头是岸,回山倒海,堆山积海,声势浩大,寿山福海,恨海难填,情天孽海,惊涛骇浪,排山倒海,曾经沧海,气势磅礴,沧海桑田,波涛汹涌,泥沙俱下,泥牛入海,海底捞针,海纳百川,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盟山誓海,瞒天过海,石沉大海,碧波荡漾,精卫填海,群鸿戏海,苦海无边,谈何容易,长途跋涉,风急浪高,山陬海噬,放在眼里。

1、如山似海  rú shān sì hǎi

释义:如山似海  人多的象山和海一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2、人山人海  rén shān rén hǎi

释义:人山人海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出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3、人心所向  rén xīn suǒ xiàng

释义:人心所向  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出处:《旧唐书 隐太子建成传》:“而秦王勋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  

4、刀山火海  dāo shān huǒ hǎi

释义:刀山火海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处: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5、四海为家  sì hǎi wéi jiā

释义:四海为家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帝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6、四海之内皆兄弟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释义:四海之内皆兄弟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7、四海升平  sì hǎi shēng píng

释义:四海升平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寡人御极以来,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宁靖。”  

8、四海承风  sì hǎi chéng fēng

释义:四海承风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出处:《孔子家语 好生》:“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化若四时而变物也。是以四海承风。”  

9、四海鼎沸  sì hǎi dǐng fèi

释义:四海鼎沸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0、回头是岸  huí tóu shì àn

释义:回头是岸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11、回山倒海  huí shān dǎo hǎi

释义:回山倒海  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12、堆山积海  duī shān jī hǎi

释义:堆山积海  形容东西极多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  

13、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4、寿山福海  shòu shān fú hǎi

释义:寿山福海  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2回:“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  

15、恨海难填  hèn hǎi nán tián

释义:恨海难填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6、情天孽海  qíng tiān niè hǎi

释义:情天孽海  孽:罪恶。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渊。旧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  

17、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惊涛骇浪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18、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释义:排山倒海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19、曾经沧海  céng jīng cāng hǎi

释义:曾经沧海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出处: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0、气势磅礴  qì shì páng bó

释义:气势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21、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沧海桑田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22、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释义: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23、泥沙俱下  ní shā jù xià

释义:泥沙俱下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24、泥牛入海  ní niú rù hǎi

释义:泥牛入海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25、海底捞针  hǎi dǐ lāo zhēn

释义:海底捞针  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海底捞针,那寻一个。”  

26、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海纳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27、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释义:海阔天空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28、漫无边际  màn wú biān jì

释义:漫无边际  漫:不受约束;随便;边际:边缘;界限。大水广阔;一望无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或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也作“茫无边际、渺无边际。”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4章:“只向黎说了一些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的话。”  

29、盟山誓海  méng shān shì hǎi

释义:盟山誓海  对着山海盟誓,指男女相爱坚贞不屈

出处:元 王实甫《四块玉》:“他若是背义忘恩寻罪责,我将这盟山誓海说的明白。”  

30、瞒天过海  mán tiān guò hǎi

释义:瞒天过海  瞒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采取谎言和伪装蒙蔽别人以达到目的的欺骗行为。

出处:明 阮大铖《燕子笺 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  

31、石沉大海  shí chén dà hǎi

释义:石沉大海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32、碧波荡漾  bì bō dàng yàng

释义:碧波荡漾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33、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释义: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小鸟名。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后用来比喻不畏困难;意志坚决。

出处:晋 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34、群鸿戏海  qún hóng xì hǎi

释义:群鸿戏海  鸿:鸿雁;海:指大湖。象许多飞鸿在大湖里游戏一样。形容书法遒劲灵活。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王羲之书如群鸿戏海。”  

35、苦海无边  kǔ hǎi wú biān

释义:苦海无边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36、谈何容易  tán hé róng yì

释义:谈何容易  哪里说得上容易呀!常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出处: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37、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释义: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38、风急浪高  fēng jí làng gāo

释义: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

出处:《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39、山陬海噬  shān zōu hǎi shì

释义:山陬海噬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40、放在眼里  fàng zài yǎn lǐ

释义:放在眼里  指重视,看得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赵温虽说新中举,无奈他是少年新进,王乡绅还不把他放在眼里。"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