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议论的成语(40个)(形容引起议论的成语)

xxmadmin 2024-10-04 06:01:25

有议论的成语(形容引起议论的成语)(40个))

有议论的成语(形容引起议论的成语):不切实际,不堪入耳,不着边际,不知轻重,不经之语,东谈西说,出人意外,创业垂统,处士横议,多嘴多舌,多言多语,大发议论,大干物议,大放厥词,大街小巷,崇论宏议,崇论闳议,恶意中伤,恶语中伤,恶语伤人,恶语相加,戳脊梁骨,才华横溢,打当面鼓,沉吟不语,沉默寡言,畅所欲言,耻言人过,茶余饭后,讹言惑众,讹言谎语,踔厉骏发,迟疑不决,道听途说,长篇大套,颠三倒四,谠论危言,崇论吰议,不恤人言,大睨高谈。

1、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2、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释义:不堪入耳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3、不着边际  bù zhuó biān jì

释义:不着边际  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4、不知轻重  bù zhī qīng zhòng

释义:不知轻重  轻重:分量大小。不明事理,行事冒昧

出处:战国 秦 吕不韦《吕氏春秋 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矣。”  

5、不经之语  bù jīng zhī yǔ

释义:不经之语  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宋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杂录》:“神宗顾问左右‘青唇’何事,皆不能对。乃以问赵元老。元老奏‘不经之语,不敢以闻’。”  

6、东谈西说  dōng tán xī shuō

释义:东谈西说  指议论的面很宽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金肇野》:“近来东谈西说,而其实都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  

7、出人意外  chū rén yì wài

释义:出人意外  超出人们的意料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8、创业垂统  chuàng yè chuí tǒng

释义:创业垂统  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9、处士横议  chǔ shì héng yì

释义:处士横议  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10、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11、多言多语  duō yán duō yǔ

释义:多言多语  谓不该说而说。

出处:《水浒传》第六一回:“卢俊义道:‘你妇人家省得什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古祸出师人口,必主吉凶。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12、大发议论  dà fā yì lùn

释义:大发议论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13、大干物议  dà gān wù yì

释义:大干物议  干:冒犯;物议:众人的议论。引起众多的议论或引起舆论的不满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恐怕他摆出老前辈的架子来,那是大干物议的。”  

14、大放厥词  dà fàng jué cí

释义:大放厥词  厥:其;他的。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出处: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15、大街小巷  dà jiē xiǎo xiàng

释义:大街小巷  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16、崇论宏议  chóng lùn hóng yì

释义:崇论宏议  崇:高;宏:大。高超的见解和议论。又作“崇论闳议”。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17、崇论闳议  chóng lùn hóng yì

释义:崇论闳议  崇:高;闳:宏大。指高明卓越的议论。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18、恶意中伤  è yì zhòng shāng

释义:恶意中伤  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19、恶语中伤  è yǔ zhòng shāng

释义:恶语中伤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20、恶语伤人  è yǔ shāng rén

释义:恶语伤人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21、恶语相加  è yǔ xiāng jiā

释义:恶语相加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22、戳脊梁骨  chuō jí liáng gǔ

释义:戳脊梁骨  在背后指责议论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  

23、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4、打当面鼓  dǎ dāng miàn gǔ

释义:打当面鼓  比喻有话当面说,不背后议论

出处:罗旋《南国峰烟》:“你怎么想就怎么说,噼哩啪拉,把什么都摆出来,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我就是喜欢这样的同志。”  

25、沉吟不语  chén yīn bù yǔ

释义:沉吟不语  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26、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27、畅所欲言  chàng suǒ yùyán

释义:畅所欲言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

出处: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28、耻言人过  chǐ yán rén guò

释义:耻言人过  以议论别人的过错为可耻。

出处:唐李华《御史中丞壁记》:“汉文好黄老,而公卿耻言人过。举盛德则仪形着矣,焉用察察缺缺以恟生人哉!”  

29、茶余饭后  chá yú fàn hòu

释义:茶余饭后  品茶、吃饭之后的一段闲暇时间。多指傍晚一段时间。

出处:元 关汉卿《斗鹌鹑 女校尉》套曲:“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30、讹言惑众  é yán huò zhòng

释义:讹言惑众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31、讹言谎语  é yán huǎng yǔ

释义:讹言谎语  讹言:谣言。造谣说谎话

出处: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32、踔厉骏发  chuō lì jùn fā

释义:踔厉骏发  见“踔厉风发”。

出处:清·汪琬《序》:“试读其所与国王书,后先援据故事,踔厉骏发,烂然明析。”  

33、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出处:《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34、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35、长篇大套  cháng piān dà tào

释义:长篇大套  大段的议论、言论或长篇的文章。

出处:《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36、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37、谠论危言  dǎng lùn wēi yán

释义:谠论危言  公正的议论,无畏的直言。

出处:宋·曾巩《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诗:"谠论危言望素隆,独于声利性偏慵。"  

38、崇论吰议  chóng lùn hóng yì

释义:崇论吰议  指高明卓越的议论。同“崇论闳议”。

39、不恤人言  bù xù rén yán

释义:不恤人言  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出处:《旧唐书·裴度传》:"大则以訏谟排祸难,小则以谠正匡过失,内不虑身计,外不恤人言,古人所难也。"  

40、大睨高谈  dà nì gāo tán

释义:大睨高谈  睨:视。眼睛看着上面,在发议论。形容举动言论气慨不凡。

出处:《后汉书·张衡传》:"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谈。"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