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欺骗的四字词语(40个)(形容欺骗的两字成语)

xxmadmin 2024-09-25 21:00:35

表示欺骗的四字词语(形容欺骗的两字成语)(40个))

表示欺骗的四字词语(形容欺骗的两字成语):不欺暗室,偷天换日,反复无常,坑蒙拐骗,天地神明,尔虞我诈,尔诈我虞,惑世盗名,故弄玄虚,无私有弊,昧地瞒天,昧地谩天,欺三瞒四,欺上瞒下,欺上罔下,欺公罔法,欺君罔上,欺君误国,欺大压小,欺天罔人,欺天罔地,欺天诳地,流言惑众,添兵减灶,狐狸尾巴,盗名欺世,瞒天过海,瞒神弄鬼,蒙混过关,蛊惑人心,讹言惑众,诳时惑众,违法乱纪,迷人眼目,迷惑视听,钓名欺世,阿世盗名,附上罔下,附下罔上,鬼鬼祟祟。

1、不欺暗室  bù qī àn shì

释义: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2、偷天换日  tōu tiān huàn rì

释义:偷天换日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3、反复无常  fǎn fù wú cháng

释义: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4、坑蒙拐骗  kēng méng guǎi piàn

释义:坑蒙拐骗  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出处:《文汇报》1986.7.19:“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  

5、天地神明  tiān dì shén míng

释义:天地神明  指上天和神灵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7回:“童贯在马上以手加额,顶礼天地神明道:‘惭愧!脱得这场大难!’”  

6、尔虞我诈  ěr yú wǒ zhà

释义:尔虞我诈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7、尔诈我虞  ěr zhà wǒ yú

释义:尔诈我虞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8、惑世盗名  huò shì dào míng

释义:惑世盗名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处:汉 徐幹《中论 考伪》:“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  

9、故弄玄虚  gù nòng xuán xū

释义:故弄玄虚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10、无私有弊  wú sī yǒu bì

释义:无私有弊  私:私心;弊:欺骗、蒙混的事情。因处在嫌疑之地,虽然没有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出处:清 李宝嘉《活地狱》第26回:“可是这个风声出去,人家一定说是无私有弊。”  

11、昧地瞒天  mèi dì mán tiān

释义:昧地瞒天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出处:明 无名氏《活拿萧天佑》头折:“你这般昧地瞒天,谄佞奸僻。”  

12、昧地谩天  mèi dì mán tiān

释义:昧地谩天  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用谎言欺骗他人。亦作“昧地瞒天”。

出处:金侯善渊《酹江月》词:“昧地谩天,多能已会,以巧翻为拙。”  

13、欺三瞒四  qī sān mán sì

释义:欺三瞒四  一再欺骗隐瞒。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一闻之时,心头火起,大骂尤辰无理,做这等欺三瞒四的媒人,说骗人家女儿。”  

14、欺上瞒下  qī shàng mán xià

释义:欺上瞒下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15、欺上罔下  qī shàng wǎng xià

释义:欺上罔下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出处: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16、欺公罔法  qī gōng wǎng fǎ

释义:欺公罔法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那太守就大怒道:‘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  

17、欺君罔上  qī jūn wǎng shàng

释义:欺君罔上  欺骗蒙蔽君主。

出处:元 杨朝英《叨叨令 叹世》曲:“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  

18、欺君误国  qī jūn wù guó

释义:欺君误国  欺骗君主,祸害国家。

出处:明 陆采《明珠记 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国,要将枭首示众。”  

19、欺大压小  qī dà yā xiǎo

释义:欺大压小  欺骗强大的,压迫弱小的。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  

20、欺天罔人  qī tiān wǎng rén

释义:欺天罔人  骗天骗人。形容欺骗行为之大。

出处: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旬日之间,又有造为国是之说以应之者,其欺天罔人,包藏险慝,抑又甚焉!”  

21、欺天罔地  qī tiān wǎng dì

释义:欺天罔地  欺骗天地。极言人之背理昧心。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22、欺天诳地  qī tiān kuāng dì

释义:欺天诳地  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极其欺诈之能事。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23、流言惑众  liú yán huò zhòng

释义:流言惑众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24、添兵减灶  tiān bīng jiǎn zào

释义:添兵减灶  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25、狐狸尾巴  hú lí wěi ba

释义:狐狸尾巴  传说狐狸能变成人形迷惑人,但不能使尾巴改变。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欺骗人的罪证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毛长三尺似野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成一狐,追之不得。  

26、盗名欺世  dào míng qī shì

释义:盗名欺世  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出处:荀况《荀子 不苟》:“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27、瞒天过海  mán tiān guò hǎi

释义:瞒天过海  瞒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采取谎言和伪装蒙蔽别人以达到目的的欺骗行为。

出处:明 阮大铖《燕子笺 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  

28、瞒神弄鬼  mán shén nòng guǐ

释义:瞒神弄鬼  欺骗摆弄别人,背着人在暗中捣鬼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又护着他了!你们瞒神弄鬼的,打是我不知道呢!”  

29、蒙混过关  méng hùn guò guān

释义:蒙混过关  用欺骗的手段逃避询问或审查。

出处:林予《雁飞塞北》第34章:“你是想靠这场大水来蒙混过关!不行,这一关你过不了。”  

30、蛊惑人心  gǔ huò rén xīn

释义:蛊惑人心  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毒害人们的心灵。蛊: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蛊惑:迷惑;毒害。

出处:《元史 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  

31、讹言惑众  é yán huò zhòng

释义:讹言惑众  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32、诳时惑众  kuáng shí huò zhòng

释义:诳时惑众  指欺骗迷惑世人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况乃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  

33、违法乱纪  wéi fǎ luàn jì

释义:违法乱纪  违犯法令,破坏纲纪。

出处:任斌武《无声的浩歌》:“毫无疑问,这是一起地地道道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违法乱纪事件。”  

34、迷人眼目  mí rén yǎn mù

释义:迷人眼目  迷惑他人视线,使人分辨不清。指耍花招欺骗人。

出处: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些人也是敌人的第五纵队,不过比前一种稍具形式上的区别,借以伪装自己,迷人眼目而已。”  

35、迷惑视听  mí huò shì tīng

释义:迷惑视听  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出处:萧作霖《复兴社述略》:“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惑视听。”  

36、钓名欺世  diào míng qī shì

释义:钓名欺世  作伪求取虚名,欺骗世人

出处:清 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  

37、阿世盗名  ē shì dào míng

释义:阿世盗名  阿世:曲从迎合世人的欢心;盗名:窃取名誉。用欺骗的手段骗取世人的欢心来窃取个人名誉

出处:清 梁启超《新民说》第18节:“才智之士,既得此以为阿世盗名之一秘钥,于是名节闲检,荡然无所复顾。”  

38、附上罔下  fù shàng wǎng xià

释义:附上罔下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骗;下:臣下。亲附君王,欺骗臣下。

出处:汉·刘向《说苑·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39、附下罔上  fù xià wǎng shàng

释义:附下罔上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却欺骗君上。

出处:《汉书·武帝纪》:“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置业恶也。”  

40、鬼鬼祟祟  guǐ guǐ suì suì

释义: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