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低调的成语和绝句(40个)(形容特别低调的成语)

xxmadmin 2024-09-24 12:01:09

形容低调的成语和绝句(形容特别低调的成语)(40个))

形容低调的成语和绝句(形容特别低调的成语):圭角不露,不卑不亢,不矜不伐,不见圭角,不露圭角,不露锋芒,不骄不躁,任其自然,伏低做小,低声细语,低心下意,低眉顺眼,功成弗居,含明隐迹,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智若愚,大直若屈,平易近人,平淡无奇,循规蹈矩,心如止水,戒骄戒躁,沉渐刚克,泰然处之,虚怀若谷,谦恭下士,谦恭虚己,谦虚敬慎,谦虚谨慎,谨言慎行,达官贵人,锋芒毕露,长揖不拜,韬光养晦,默默无闻,伏鸾隐鹄,无上上品,低眉折腰,大音稀声。

1、圭角不露  guī jiǎo bù lù

释义:圭角不露  圭角:圭之锋芒有棱角。指深沉不露锋芒。

出处:《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  

2、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释义: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3、不矜不伐  bù jīn bù fá

释义:不矜不伐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出处:《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4、不见圭角  bù jiàn guī jiǎo

释义:不见圭角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深沉、才干不外露

出处: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  

5、不露圭角  bù lù guī jiǎo

释义:不露圭角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毁方而瓦合”郑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6、不露锋芒  bù lù fēng máng

释义:不露锋芒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7、不骄不躁  bù jiāo bù zào

释义:不骄不躁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8、任其自然  rèn qí zì rán

释义:任其自然  任:听凭;不管。指对人、对事听凭他(它)自由发展;不加约束或引导。

出处:宋 周密《齐东野语 小儿疮痘》:“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9、伏低做小  fú dī zuò xiǎo

释义:伏低做小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元 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劳,怎肯伏低做小。”  

10、低声细语  dī shēng xì yǔ

释义:低声细语  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11、低心下意  dī xīn xià yì

释义:低心下意  谓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四:“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  

12、低眉顺眼  dī méi shùn yǎn

释义:低眉顺眼  低着眉头;眼睛里流露出顺从的神情。

出处: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  

13、功成弗居  gōng chéng fú jū

释义:功成弗居  见“功成不居”。

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功成弗居,贤将所难。”  

14、含明隐迹  hán míng yǐn jì

释义:含明隐迹  犹韬光匿迹。藏匿光彩,掩蔽形迹。形容不自炫露。

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妙哉隗生!含明隐迹而莫之闻,可谓镜穷达而洞吉凶者也。”  

15、大勇若怯  dà yǒng ruò qiè

释义:大勇若怯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16、大智如愚  dà zhì rú yú

释义:大智如愚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7、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释义:大智若愚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18、大直若屈  dà zhí ruò qū

释义:大直若屈  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出处:《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19、平易近人  píng yì jìn rén

释义:平易近人  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20、平淡无奇  píng dàn wú qí

释义:平淡无奇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21、循规蹈矩  xún guī dǎo jǔ

释义:循规蹈矩  指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轻举妄动。也形容拘泥保守;不敢有任何变动。循:遵守;蹈:踩;矩:方尺。

出处:宋 朱熹《答方宾王书》:“循涂守辙,犹言循规蹈矩云尔。”  

22、心如止水  xīn rú zhǐ shuǐ

释义:心如止水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3、戒骄戒躁  jiè jiāo jiè zào

释义:戒骄戒躁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24、沉渐刚克  chén qián gāng kè

释义:沉渐刚克  渐:通“潜”,潜伏;刚克:以刚强见胜。形容深沉不外露,内里刚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及温而还,其妻问之,赢曰:‘以刚。’商书曰:‘沉渐刚克,高明柔克。’”  

25、泰然处之  tài rán chǔ zhī

释义:泰然处之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出处:《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26、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虚怀若谷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27、谦恭下士  qiān gōng xià shì

释义:谦恭下士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处:《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下士。”  

28、谦恭虚己  qiān gōng xū jǐ

释义:谦恭虚己  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就是待那同僚,却也谦恭虚己,百凡从事。”  

29、谦虚敬慎  qiān xū jìng shèn

释义:谦虚敬慎  见“谦虚谨慎”。

出处:《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30、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释义: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31、谨言慎行  jǐn yán shèn xíng

释义:谨言慎行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32、达官贵人  dá guān guì rén

释义:达官贵人  指地位高的官吏和显赫而有权势的人物。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33、锋芒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释义:锋芒毕露  锋:刀锋;芒: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比喻枪头;矛尖;毕:都;完全;全部。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形容人傲气逼人;逞强好胜。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34、长揖不拜  cháng yī bù bài

释义:长揖不拜  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出处:《汉书·高帝记》:“……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长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倔于长者。’沛公辍足挥洗,起谢之。”  

35、韬光养晦  tāo guāng yǎng huì

释义:韬光养晦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36、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37、伏鸾隐鹄  fú luán yǐn hú

释义:伏鸾隐鹄  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38、无上上品  wú shàng shàng pǐn

释义:无上上品  指物品中最佳的。

出处:明·张三丰《大道论》上篇:"隐显度世,以待天符。白日飞升,不露圭角。此方为无上上品真人,历万劫而不坏者也。"  

39、低眉折腰  dī méi zhé yāo

释义:低眉折腰  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0、大音稀声  dà yīn xī shēng

释义:大音稀声  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出处:《老子》:"大音稀声,大象无形。"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