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嘴巴的成语大全(40个)(形容嘴巴的成语两个字)

xxmadmin 2024-09-16 15:01:03

形容嘴巴的成语大全(形容嘴巴的成语两个字)(40个))

形容嘴巴的成语大全(形容嘴巴的成语两个字):七嘴八舌,乖嘴蜜舌,人多口杂,侃侃而谈,前言不搭后语,南腔北调,口干舌燥,口若悬河,口齿伶俐,噤若寒蝉,多嘴多舌,夸夸其谈,尖嘴猴腮,尖嘴薄舌,尖酸刻薄,打牙犯嘴,打牙配嘴,拨嘴撩牙,沉默寡言,滔滔不绝,牛头不对马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甜言蜜语,磕牙料嘴,笨嘴拙舌,笨嘴笨舌,答非所问,耍嘴皮子,胡言乱语,能言善辩,调嘴学舌,调嘴弄舌,贫嘴薄舌,贫嘴贱舌,钉嘴铁舌,铁嘴钢牙,闭口无言,驴唇不对马嘴,驴唇马嘴,鸡烂嘴巴硬。

1、七嘴八舌  qī zuǐ bā shé

释义:七嘴八舌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出处:《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2、乖嘴蜜舌  guāi zuǐ mì shé

释义:乖嘴蜜舌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00回:“素姐那乖嘴蜜舌,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不惟不把他可恶。”  

3、人多口杂  rén duō kǒu zá

释义:人多口杂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4、侃侃而谈  kǎn kǎn ér tán

释义:侃侃而谈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5、前言不搭后语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

释义:前言不搭后语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701,不是我!’”  

6、南腔北调  nán qiāng běi diào

释义:南腔北调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处: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7、口干舌燥  kǒu gān shé zào

释义:口干舌燥  非常干渴。多形容天热或说话很多;费尽口舌。

出处: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8、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释义:口若悬河  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9、口齿伶俐  kǒu chǐ líng lì

释义:口齿伶俐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10、噤若寒蝉  jìn ruò hán chán

释义: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11、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12、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释义:夸夸其谈  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13、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释义:尖嘴猴腮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14、尖嘴薄舌  jiān zuǐ bó shé

释义:尖嘴薄舌  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你既要骗我酒吃,又斗我围棋,偏有这些尖嘴薄舌的话说!”  

15、尖酸刻薄  jiān suān kè bó

释义: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16、打牙犯嘴  dǎ yá fàn zuǐ

释义:打牙犯嘴  比喻乱开玩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越发在人前花哨起来,常和众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17、打牙配嘴  dǎ yá pèi zuǐ

释义:打牙配嘴  指相互戏虐,闲扯说笑。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三回:“(这妇人)常和从人打牙配嘴,全无忌惮。”  

18、拨嘴撩牙  bō zuǐ liáo yá

释义:拨嘴撩牙  撩:引逗,挑弄。指挑拨是非,胡言乱语

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围释》:“中间放着个蓼儿洼,明助着番家打汉家。通事中间,拨嘴撩牙。”  

19、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释义: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寡言”、“沉静寡言”。

出处:《新唐书 梁崇义传》:“后为羽林射生,事来瑱,沉默寡言。”  

20、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1、牛头不对马嘴  niú tóu bù duì mǎ zuǐ

释义: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22、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释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23、甜言蜜语  tián yán mì yǔ

释义:甜言蜜语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出处:《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24、磕牙料嘴  kē yá liào zuǐ

释义:磕牙料嘴  多嘴多舌

出处: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咱与你甚班辈,自来不相会,走将来嗑牙料嘴。”  

25、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释义:笨嘴拙舌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26、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27、答非所问  dá fēi suǒ wèn

释义:答非所问  回答的并不是人家所问的事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什么叫作稀罕儿?’”  

28、耍嘴皮子  shuǎ zuǐ pí zi

释义:耍嘴皮子  指光说不做。也指卖弄口才(含贬义)。

出处:傅光明《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他绝不是那种耍嘴皮子,卖弄搞笑那种作家。”  

29、胡言乱语  hú yán luàn yǔ

释义: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二折:“你省可里胡言乱语。”  

30、能言善辩  néng yán shàn biàn

释义:能言善辩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31、调嘴学舌  tiáo zuǐ xué shé

释义:调嘴学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32、调嘴弄舌  tiáo zuǐ nòng shé

释义:调嘴弄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33、贫嘴薄舌  pín zuǐ bó shé

释义:贫嘴薄舌  贫:唠叨令人厌烦;贫嘴:絮絮叨叨;使人厌烦;薄舌;不忠厚;老实。形容人爱说话;言语又尖酸刻薄;惹人生厌。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五卷:“叵耐邻里有一班荡子弟,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常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  

34、贫嘴贱舌  pín zuǐ jiàn shé

释义:贫嘴贱舌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35、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钉嘴铁舌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36、铁嘴钢牙  tiě zuǐ gāng yá

释义:铁嘴钢牙  比喻能言善辩。

出处:《花城》1981年第5期:“你看他真是铁嘴钢牙。”  

37、闭口无言  bì kǒu wú yán

释义: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38、驴唇不对马嘴  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释义:驴唇不对马嘴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两不相合。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驴唇马嘴夸我解问,十转五绕你从朝。”  

39、驴唇马嘴  lǘ chún mǎ zuǐ

释义:驴唇马嘴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唇马嘴。”  

40、鸡烂嘴巴硬  jī làn zuǐ bā yìng

释义:鸡烂嘴巴硬  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