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呼吸很急促的成语(14个)(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成语)

xxmadmin 2024-09-12 15:00:52

形容呼吸很急促的成语(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成语)(14个))

形容呼吸很急促的成语(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成语):上气不接下气,义愤填膺,仁人志士,儿女英雄,喘息未定,心平气和,恨之切骨,悠然自得,悲愤填膺,气喘吁吁,气喘如牛,气急败坏,狼狈不堪,气喘汗流。

1、上气不接下气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释义:上气不接下气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2、义愤填膺  yì fèn tián yīng

释义:义愤填膺  膺:胸。正义的愤恨充满了胸膛。

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3、仁人志士  rén rén zhì shì

释义:仁人志士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4、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5、喘息未定  chuǎn xī wèi dìng

释义:喘息未定  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七十七回:“方才进步,喘息未定,只见前面尘起,叫杀连天。”  

6、心平气和  xīn píng qì hé

释义: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7、恨之切骨  hèn zhī qiē gǔ

释义:恨之切骨  之:代词,指所恨对象。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8、悠然自得  yōu rán zì dé

释义:悠然自得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9、悲愤填膺  bēi fèn tián yīng

释义:悲愤填膺  填:充填;塞满;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膛。

出处:清 伤时子《苍鹰击》第六折:“草头朝露,贵贱都虚度。悲愤填膺莫诉,壮怀孤负。”  

10、气喘吁吁  qì chuǎn xū xū

释义:气喘吁吁  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11、气喘如牛  qì chuǎn rú niú

释义:气喘如牛  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  

12、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释义:气急败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13、狼狈不堪  láng bèi bù kān

释义:狼狈不堪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出处: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14、气喘汗流  qì chuǎn hàn liú

释义:气喘汗流  因繁忙、劳累而呼吸急促,流汗很多。形容工作非常繁忙。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繁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