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纠纷的成语(40个)(形容纠纷多的成语)

xxmadmin 2024-09-11 18:01:13

关于纠纷的成语(形容纠纷多的成语)(40个))

关于纠纷的成语(形容纠纷多的成语):人我是非,儿女英雄,兄弟阋于墙,兄弟阋墙,冷锅里爆豆,势不两立,善罢干休,善罢甘休,处心积虑,寻事生非,平地风波,心甘情愿,息事宁人,招是惹非,招风揽火,排患解纷,排难解纷,搬弄是非,摇唇鼓舌,是非口舌,是非只为多开口,是非曲直,深仇大恨,清官难断家事,清官难断家务事,狭路相逢,盎盂相击,盎盂相敲,聚众滋事,解纷排难,谁是谁非,轩然大波,酒色财气,针锋相对,风波平地,风霜雨雪,清官能断家务事,水火不容,播弄是非,挑拨是非。

1、人我是非  rén wǒ shì fēi

释义:人我是非  是非:争执,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

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2、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3、兄弟阋于墙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

释义:兄弟阋于墙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  

4、兄弟阋墙  xiōng dì xì qiáng

释义:兄弟阋墙  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出处:《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5、冷锅里爆豆  lěng guō lǐ bào dòu

释义:冷锅里爆豆  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出处:林斤澜《满城飞花》:“沉默了仿佛一个黑夜,冷锅里爆豆般说道:‘我不上学了。’”  

6、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势不两立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7、善罢干休  shàn bà gān xiū

释义:善罢干休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  

8、善罢甘休  shàn bà gān xiū

释义:善罢甘休  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闯。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9、处心积虑  chǔ xīn jī lǜ

释义:处心积虑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10、寻事生非  xún shì shēng fēi

释义:寻事生非  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制造纠纷。

出处:艾芜《乌鸦之歌》:“现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来寻事生非,正愁找不着漏洞哩。”  

11、平地风波  píng dì fēng bō

释义:平地风波  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出处:唐 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12、心甘情愿  xīn gān qíng yuàn

释义: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13、息事宁人  xī shì níng rén

释义:息事宁人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14、招是惹非  zhāo shì rě fēi

释义:招是惹非  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如今去端门看灯,从张员外门前经过,又是招是惹非。”  

15、招风揽火  zhāo fēng lǎn huǒ

释义: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地方轻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门前窥瞰,招风揽火。”  

16、排患解纷  pái huàn jiě fēn

释义:排患解纷  见“排难解纷”。

出处:唐·崔知贤《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明·孙慎行序:“遗形却立,终希独善之资;排患解纷,未洽随时之义。”  

17、排难解纷  pái nàn jiě fēn

释义:排难解纷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18、搬弄是非  bān nòng shì fēi

释义:搬弄是非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19、摇唇鼓舌  yáo chún gǔ shé

释义:摇唇鼓舌  鼓舌:嚼舌头;指诡辨。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20、是非口舌  shì fēi kǒu shé

释义: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21、是非只为多开口  shì fēi zhī wèi duō kāi kǒu

释义:是非只为多开口  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0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22、是非曲直  shì fēi qū zhí

释义: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出处:汉 王充《论衡 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23、深仇大恨  shēn chóu dà hèn

释义:深仇大恨  极深极大的仇恨。

出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从今后深仇积恨都消解。”  

24、清官难断家事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shì

释义:清官难断家事  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25、清官难断家务事  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wù shì

释义:清官难断家务事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26、狭路相逢  xiá lù xiāng féng

释义:狭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  

27、盎盂相击  àng yú xiāng jī

释义:盎盂相击  比喻一家人争吵。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性情,加上几分伉俪,把午间那番盎盂相击化得水乳无痕。”  

28、盎盂相敲  àng yú xiāng qiāo

释义: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  

29、聚众滋事  jù zhòng zī shì

释义:聚众滋事  聚集了一伙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我生平最恨的就是这班刁民!动不动聚众滋事,挟制官长!”  

30、解纷排难  jiě fēn pái nán

释义:解纷排难  谓为人调解纠纷或排除危难。

出处:明·唐顺之《都督沈紫江山墓碑记》:“御土酋解纷排难不专以恩,洞其阴事。”  

31、谁是谁非  shuí shì shuí fēi

释义:谁是谁非  犹言谁对谁错。

出处: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32、轩然大波  xuān rán dà bō

释义:轩然大波  高高涌起的巨大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轩然:高高的样子。

出处:唐 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33、酒色财气  jiǔ sè cái qì

释义:酒色财气  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秉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34、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释义:针锋相对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35、风波平地  fēng bō píng dì

释义:风波平地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出处:明·许三阶《节侠记·开宗》:“因辐辏旧日姻盟,潜归去,风波平地,夫妇各飘零。”  

36、风霜雨雪  fēng shuāng yǔ xuě

释义:风霜雨雪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出处:元 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37、清官能断家务事  qīng guān néng duàn jiā wù shì

释义:清官能断家务事  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只有更公正的官吏才有可能断定谁是谁非。

出处:曹树厚《好梦成真记》第六十九章:"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哈,这次我做到了清官能断家务事。"  

38、水火不容  shuǐ huǒ bù róng

释义:水火不容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  

39、播弄是非  bō nòng shì fēi

释义:播弄是非  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

出处:《两晋演义》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处心积虑,徐图报复。"  

40、挑拨是非  tiao bo shi fei

释义:挑拨是非  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播弄是非,调唆。故意挑起事端,惹是生非。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